周一农

作品数:21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报》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语言规范方言高校词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语言文字应用》《辞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绍祚中兴”时的舌尖记忆——从陆游的饮食诗谈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周一农 
绍兴是饮食文化的早慧之地,也是浙菜发祥的源头。自古以来,这里的百姓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就从未停止对美味与养生的诗性追求,而推动并引领这种探索与追寻的,便是当时的文化精英,所以,这里历代的名士与文化人大多也都是那个时代美食文...
关键词:陆游 饮食诗 舌尖 文化 
蹊径与大观:越地文化与乡村治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5,共5页周一农 
乡村治理是当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个广泛而持久的历史命题。在几千年的演进过程中,许多地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学者与学刊也都积极投入了这个宏大的项目。通过对一个区域实践总结和一本杂志社会...
关键词:越地文化 乡村治理 地方知识 特色专栏 
共时比较与历时分析的完美结合——评叶祖贵著《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周一农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是一部研究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共时差异和历时演变的专著。本文对该著作的主要内容、价值、特点及不足之处作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信阳地区方言 语音 书评 
谈汉语回流词的文化迁移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76-80,102,共6页周一农 
回流词是文化交际的必然现象,伴随而来便是它们在形式、词义核结构等方面的文化迁移。尽管多数外来词都是直流进入的,但如能透过回译词来分析研究相关文化的回流迁移,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它的独特效应与价值。
关键词:汉语 回流词 词义 迁移 
部分人群间传播词汇的语用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1期41-47,共7页周一农 
近年来,一些在部分人群间传播的词汇成了当下信息时代中一个非常显眼的语用现象。对它的深入研究和妥善引导,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本文试以语用的视角分析它的类聚族群、基本属性和时代动因,并对它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关键词:词汇 传播 族群 属性 动因 规划 
文化义的特征及其他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56-61,共6页周一农 
此文从语用和生成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义的特征和价值。
关键词:文化义 特征 价值 
草根品名的文化属性
《修辞学习》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周一农 
草根品名反映了当前时代的民风和审美情趣,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显然是中国几千年平民文化在市场下的一种投射。
关键词:草根 品牌 平民文化 市场经济 
我国《应用写作》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11期17-19,共3页周一农 何宝梅 金坚强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重点应用,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应用写作 
原形、异文与洋化——外语原形词的多元分析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周一农 
外语原形词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学科各有不同的认识。从历史角度看,其译法发轫并非西洋字母,而在于日译汉字词。它的出现和成熟,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使用者的接受度;二、方法本身的效率度。而且,其来源和方式也不是单一...
关键词:原形词 方法 满足条件 语言规范 文化心态 原形 多元分析 外语 洋化 异文 
谈《现代汉语》教改的能力化方向被引量:2
《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87-89,共3页周一农 
关键词:《现代汉语》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高校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