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桂

作品数:3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圣叹义务教育方法论思考方法论腰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新世纪图书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转型”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87-93,共7页周兰桂 
在"转型"作为时代语境与共名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必然成为高等教育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结构与路径、提高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结构性系统风险的国家战略与正向优变的理性发展之路。"转型"语境下我国...
关键词:“转型”语境 我国高等教育 转型发展 正向优变 可变 不可变 
“阅读”的包法利夫人及其警示
《新世纪图书馆》2015年第5期82-85,共4页刘时容 周兰桂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NO.466);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语境下的图书馆时代使命及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13YBA181)阶段性研究成果
"阅读"培养了情调高雅、知性诗意、富有品味、充满反抗的爱玛少女;同时也为培植她作为女性所特有的内趋性情感饥渴的心灵状态埋下了健实的种子。畸变的阅读行为、过分单一的阅读偏好、缺乏理性思辨的阅读方式容易给读者带来"危险与毒害...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阅读 女性阅读 警示 危险 阅读指导 
“情感饥渴”与“阅读迷失”——名著《包法利夫人》爱玛悲剧的另眼细读被引量: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57-61,共5页周兰桂 刘时容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语境下的图书馆时代使命及阅读推广研究"(13YBA181)
探微包法利夫人的阅读历程,我们惊奇地发现她在少女时代,倾心阅读;少妇时期,迷恋阅读;情妇期间,畸形阅读。以"阅读"为视点,福楼拜为自己的小说创作特别是在人物性格刻画及悲剧命运的安排上,找到了一个极其巧妙的突破口,也为我们解读还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爱玛悲剧 情感饥渴 阅读迷失 深层困境 阅读视角 
从元恺诗书之“砚墨灵境”论何为书法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79-81,共3页周兰桂 
何为书法?书法为何?这是一个困扰着"书写"人的元问题。书法首先从书写开始,再由自我的审美书写走向群体的审美文化消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心灵寄寓的人格妙境与精神家园,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瞬间的永恒信息与审美传达。法度严明、意韵...
关键词:书法 实用书写 审美书写 判定标尺 佳书如人 佳书由人 
“阿Q”新释:自我设计与选择的艰难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70-75,共6页周兰桂 
《阿Q正传》向我们传达的人文信息可以说是无限丰富的。在表现"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小说完整地展示出:一个在挣扎中逐渐觉醒的灵魂;一个中国现代寓言式的"人文需要图谱";传统中国人"自我设计与选择的艰难"。阿Q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关键词:阿Q 觉醒的灵魂 人文需要图谱 自我设计与选择 
论我国高校“人文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之必要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05-107,114,共4页周兰桂 刘超良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专业学科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时代主题。高等教育设置"人文教育"本科专业之必要性表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深化高师教育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理性选择;服...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文教育 专业设置 必要性 概观 
审美话语与必然话语之间的紧张与默契——兼论文学的审美本质与话语特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4-90,共7页周兰桂 
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课题(编号:2005C766)
自由话语与必然话语构成了人类话语的两大体系。从权力存在形态的双面性即真理性与疯狂性、合法性与非法性,可以清楚地看到审美话语与必然话语之间特别是话语与权力之间的紧张与默契;从文学与历史的话语本质差异与复杂关系,可以进一步...
关键词:自由话语 必然话语 文学 历史 紧张 默契 
文化转型大语境下文论创新的逻辑前提
《学术论坛》2007年第10期149-153,共5页周兰桂 
2005年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规划立项项目理论成果之一(05C766;2005-2008)
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对传统学术与文艺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面对社会转型特别是后现代各种消费文化现象,文艺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失语症"的梦魇与尴尬,从而引发出文艺学界对文艺理论与研究的困惑、对危机的反思。文章就解蔽文...
关键词:文化转型 文艺学 失语症 同步性 方法论 文论创新 逻辑前提 
新时期文学社会价值论体系的调整与改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522-529,共8页周兰桂 
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05C766)
文学的"价值论"研究,始终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新时期以来,传统文艺学体系中的庸俗社会学与机械认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强烈要求,无法解决文艺生产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无法回应文艺学术研...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理论 社会价值 观念体系 调整 改新 
“清醒的疯狂”——《阿Q正传》与反讽艺术(一)被引量: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1-85,89,共6页周兰桂 
《阿Q正传》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反讽文本”。“阿Q”作为鲁迅独创的一个“小说化”的“反讽”文学符号,既是笑的对象,也是笑的主体,而且毫不犹豫地将讽喻笔触直接指向作者和读者自己;“阿Q文本”其基本的美...
关键词:阿Q文本 反讽艺术 清醒的疯狂 意义消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