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才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吕氏春秋》文体吕氏春秋奏议《中国文化概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古籍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周易》夫妇和谐相处之道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5-27,共3页王启才 章原 
《周易》是一部讲阴阳之道的书。它肯定了男女结合为人伦之始,强调婚恋要"欣悦而动"。在夫妇咖何和谐长久相处方面,它主张正直、诚信,交流、沟通,管理、分工,勤俭持家、适度消费,居安思危、戒惧谨慎。这些观点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
关键词:周易 夫妇关系 和谐 意义 
略论奏议文体的特点和功能被引量:8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18,61,共5页王启才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汉代奏议研究>(2 0 0 4SK1 4 4 )系列成果之一
奏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臣民上奏帝王文书的总称 ,属于上行公文。该文体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 ,受文对象的确定性与身份的特殊性 ,实用性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论述性与风险性 ,时效性 ,谦恭的语气、典雅的语言 ,程式化要求与尊君抑臣色彩等...
关键词:奏议 文体 特点 功能 
重视《中国文化概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6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99-100,共2页王启才 
针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现状,论述其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并对如何实施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意见。
关键词: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 高校 素质教育 作用 
《吕氏春秋》的艺术心理论略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03年第6期169-170,共2页王启才 
《吕氏春秋》书中论述音乐的部分 ,涉及到艺术心理问题。它以“道”为本体 ,表现在乐的起源 ,乐的本质、规律 ,乐的欣赏 ,美感的共同性、差异性 ,“乐教”的目的和作用等方面 ,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关键词:《吕氏春秋》 艺术心理 “道” “乐教” 音乐 
《吕氏春秋》与《史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9-23,共5页王启才 
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批号:2000J9W24)的系列论文之一。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前夕,属“杂家”类的子书;《史记》为西汉中期的纪传体通史,二书类别虽然不同,但其实质则是一样的,都是效法孔子《春秋》。探求治国之道之书。由于秦汉思想文化具有兼容性,司马迁对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又十分...
关键词:吕氏春秋 史记 吕不韦 司马迁 关联 
《吕氏春秋》的修辞心理探微
《古籍研究》2002年第4期102-105,共4页王启才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政论书,成书于秦统一中国的前夕。这部书“总晚周诸子之精英,汇先秦百家之眇义’,是对先秦思想文化的一次汇集、整理和总结,其中也蕴涵着一定的修辞心理思想。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成书 诸子 先秦思想 修辞 心理 精英 编纂 蕴涵 《吕氏春秋》 文化 
《吕氏春秋》的生态观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0期58-62,共5页王启才 
《吕氏春秋》是先秦网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其中蕴涵颇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本文从整体生态和谐、“法天地”的指导思想、生态循环、生态保护、生态技术五个方面对其作了梳理。
关键词:吕氏春秋 法天地 生态哲学 
宋初诗歌对杨亿和西昆体的影响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12-13,18,共3页张明华 王启才 
在杨亿、刘筠之前.宋初一些诗人的作品已呈现新的特色:谭用之、刘兼工于用典对仗;田锡、王禹偁提倡语言刚健;杨徽之、李建中诗风清丽;钱若水称赞李义山诗托意深远。杨亿、刘筠等融会贯通这几种诗风,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李商隐、唐彦谦...
关键词:诗歌 杨亿 西昆体 宋朝初年 谭用之 刘兼工 用典 田锡 王禹 杨徽之 李建中 钱若水 李义山 李商隐 唐彦谦 文学研究 文学影响 艺术风格 
闻一多和朱自清治学方法比较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130-134,共5页章原 王启才 
闻一多和朱自清都是从作家和诗人转向古典文学研究的 ,二人都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成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 ,这与他们采用较为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是对二人的治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力图寻觅他们治学方...
关键词:闻一多 朱自清 治学方法 古典文学研究 
《吕氏春秋》对《老子》的继承与超越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9-12,共4页王启才 
本文主要从对道的解释与体认,法天地的指导思想,因顺、无为,贵公、尚信,整体思维,养生观等方面论述了《吕氏春秋》对《老子》的继承关系;从小国寡民与大一统,反对战争与倡导“义兵”,“不尚贤”与查贤、进贤,绝学弃智与尊师劝学等方面...
关键词:《吕氏春秋》 《老子》 继承 战争 “义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