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改莲

作品数:26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凤蝶科地理分布锈色粒肩天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林区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蜜蜂传粉及与授粉植物之间的形态学适应被引量:2
《生物学教学》2014年第8期2-3,共2页郝改莲 
本文叙述了蜜蜂传粉的习性,重点描述了在蜜蜂传粉过程中,蜜蜂和植物在形态、结构上与传粉功能相互适应的协同进化特点。
关键词:蜜蜂 传粉 形态 适应 
粗糠树的扦插育苗技术被引量:7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54-155,共2页郝改莲 
为了快速推广粗糠树这一优良野生树种在园林绿化生产中的应用,以成年粗糠树母树根为材料,设计了不同粗度和长度的根穗进行根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粗糠树的根易形成愈伤组织,极易形成根蘖,根插育苗是较好的营养繁育方法。生产中较为...
关键词:粗糠树 扦插 育苗 不定芽 
谈蜜蜂传粉功能的适应性
《蜜蜂杂志》2014年第3期33-33,共1页郝改莲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蜜蜂科,是以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为生活的群居性昆虫。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无论是蜜蜂还是授粉植物在形态结构上都有许多和传粉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蜜蜂形态上的适应蜜蜂周身被有大量的绒毛...
关键词:蜜蜂传粉 功能 适应性 形态结构 蜜蜂总科 感觉器官 花粉 蜜蜂科 
豫北地区几种常见野生蜜蜂科传粉蜂简介
《蜜蜂杂志》2014年第2期33-34,共2页郝改莲 
野生蜜蜂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一类重要的传粉蜂。它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或与蜜源植物协同进化,或通过对当地气候与蜜源植物的相互选择与适应,使物种得以繁衍。目前野生传粉蜜蜂的数量由于多种原因(单一化种植、污染、辐...
关键词:野生蜜蜂 豫北地区 蜜蜂科 传粉 蜜源植物 生物学特性 演化过程 协同进化 
高职园林专业的项目驱动实训教学案例分析
《林区教学》2014年第2期9-10,共2页郝改莲 
在园林专业实训教学中引入真实或虚拟的绿化项同,根据园林实际生产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相对独立完成从现场测量、绿化方案设计、绿化方案制作、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施工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不仅能...
关键词:项目驱动 实训教学 工作过程 校企对接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林区教学》2014年第1期14-15,共2页郝改莲 
针对高职园林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结合园林树木学课程的专业定位,从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园林树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评价 
基于聚类分析的河南荷花品种资源分类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123-126,共4页管志涛 郝改莲 孔德政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72102150001)
借助DPS软件对127个荷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将127个荷花品种划分为两大类,依据各品种的相似性状,细分为11小类;聚类分析对于荷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有效合理的,能为修改和改进分类提供帮助,减少育种和生...
关键词:荷花品种 聚类分析 分类 遗传距离 
中国花蝽科昆虫多样性及分布格局被引量:5
《生物灾害科学》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郝改莲 马铁山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B220183)
在对中国花蝽科昆虫多样性分布统计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方法,对中国花蝽科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风蝶在中国8个生物地理大区均有分布,且表现出南部比北部丰富、北部比南部原始的特征,...
关键词:花蝽科 昆虫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4
《辽宁林业科技》2013年第1期8-9,28,共3页郝改莲 马铁山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210004)
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寄生率可达68%,而且寄生率随着释放量的增加而提高,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与花绒寄甲卵数量之比为1∶20、1∶80和1∶15...
关键词:花绒寄甲 锈色粒肩天牛 防治试验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3期304-304,306,共2页郝改莲 马铁山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1C210002)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20、24、26、28、30℃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
关键词:管氏肿腿蜂 发育起点温度 历期 有效积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