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召华

作品数:77被引量:61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认罪从宽自愿刑事诉讼刑讯逼供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本土化建构被引量:2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闫召华 赵俊禹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认罪认罚案件质效的评估与保障研究”(项目编号:GJ2022D09);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24年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检察优化企业合规行刑衔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XY2024074)。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现状仍无法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超前化特点相适应,更加凸显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僵硬化特点。英美法系国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对解决此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低龄未成年人 刑事责任年龄 本土化适用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的理解与适用——从“可以”走向“应当”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8-56,共9页闫召华 吕辰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评估研究”(22FFXB02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实施程序研究”(15BFX072);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认罪认罚案件质效的评估与保障研究”(CJ2022D09)。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把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改为“对于采取保候审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适用取保候审”,目的是要发挥取保候审的替代作用,降低我国的未决羁押率。但仅仅依靠法条规定“应当依法适...
关键词: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取保候审 社会危险性 未决羁押率 
补充侦查期间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正当性分析——兼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96条第3项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闫召华 樊烨 
2020年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96条第3项明确赋予了公安机关在补充侦查期间有直接撤销案件的权力,界定了补充侦查期间撤销案件的情形仅限于“原认定的犯罪事实有重大变化”。在将审查起诉阶段的退回补充侦查定位...
关键词:审查起诉 补充侦查 撤销案件 权利救济 
公诉案件和解自愿性审查规则的重构进路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闫召华 李璐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认罪认罚案件质效的评估与保障研究”(课题编号:GJ2022D09);西南政法大学2023年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刑事案件在线审判的实践探索与制度构建”(项目编号:2023XZXS-116)。
自愿性是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基础与前提。当前,刑事和解自愿性的审查实践中出现审查内容存在模糊性、审查方式浮于表面、和解协议书之法律性质不明晰、律师参与不足等问题。构建刑事和解自愿性的审查模式应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立场...
关键词:和解自愿性 审查机制 证据契约 正当程序 证据印证 
组织体刑事责任论——单位犯罪“双罚制”理据之更新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第3期140-151,共12页闫召华 陈硕明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我国轻罪附随后果的制度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YS22291。
在单位犯罪中,自然人与单位系因同一危害行为受罚,在没有法定从轻事由时,对单位、自然人分开处理,对单位不起诉、对自然人判处刑罚的公平性令人质疑,这种做法似乎也不符合“双罚制”的要求。现有“双罚制”理论均以自然人的行为分析单...
关键词:单位犯罪 双罚制 组织体刑事责任论 
附条件认罪认罚的法理检讨与实践应对被引量:5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8期137-150,共14页闫召华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认罪认罚案件抗诉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21NDYB026);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事司法中的运动式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YJC820058)的研究成果。
附条件认罪认罚是指被追诉人为自己的认罪认罚态度附设一定的前提条件。为认罪认罚附设条件可能会影响认罪认罚的层次或程度,但并不必然妨碍认罪认罚的合法性、适格性。专门机关依然是认罪认罚利益的决定主体,附条件认罪认罚虽然凸显了...
关键词:附条件认罪认罚 合法性 听取意见 悔罪 从宽 
“合作司法”中的恢复逻辑:认罪认罚案件被害人参与及其限度被引量:14
《法学评论》2021年第5期185-196,共12页闫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司法中的运动式治理”(项目编号:20YJC820058)的阶段性成果。
被害人适度的程序参与是有效联结恢复性司法与合作式司法的关节点,是在合作式司法中实现被害恢复、加害恢复与社会恢复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合作式司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既要重视被害人的参与,又要兼顾来自被追诉人利益、公共利益和诉...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 恢复性司法 被害人 参与限度 底线权利 
朱孝清、孙长永、陈瑞华、闫召华、李勇: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争议焦点的讨论
《民主与法制》2021年第34期36-42,共7页朱孝清 孙长永 陈瑞华 闫召华 李勇 
2018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刑诉法的领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存在运行环境的基础性诉讼制度不健全,制度的设计缺...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一审法院 二审法院 量刑建议 刑诉法 诉讼效率 争议焦点 整体考虑 
认罪认罚后“反悔”的保障与规制被引量:32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4期143-159,共17页闫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事司法中的运动式治理”(项目编号:20 YJC820058)的研究成果。
允许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后任意反悔,是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当然内涵和重要保障,也是当前立法对待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的基本态度。而真诚悔罪的要求也决定了,认罪认罚后反悔是被追诉人不容剥夺、不容禁止、没有时限的"自然权利"。作为"反悔权"...
关键词:认罪认罚 反悔 上诉 抗诉 
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MOOC为例被引量:22
《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4期21-27,共7页孙长永 闫召华 
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重点抓好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互动机制的建立、混合式教学机制的运用以及检验与评价机制的构建四个环节,并且以良好的建设基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强大的教学团队、精细化的教学内容和全面、贴心的运...
关键词:线上一流课程 法学课程 混合式教学 内在品质 长效运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