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奋策

作品数:45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DIS碰撞高考DIS实验物理规律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文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政协天地》《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电子设计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似稳条件下低频电容感应耦合探究
《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第21期120-122,126,共4页李志辉 陈奋策 
2012年福建省科技厅工业科技重点项目(2012H0008)
感应式无极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耦合到灯泡内以使发光,在射频下一般是采用电感耦合。本文从电磁理论出发,在似稳条件下,针对新发明的低射频电容耦合,以工作频率在230 k Hz左右无极灯为例,阐述似稳条件下低射频电容耦合的原理:以电...
关键词:似稳条件 电容 感应耦合 涡旋电磁场 位移电流 
低射频下管型线圈感应耦合探究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121-123,共3页林镇周 陈奋策 
2012年福建省科技厅工业科技重点项目(2012H0008)
在射频下一般是通过导线线圈利用电感或电容进行电磁感应耦合将能量耦合到加速通道内。文章从电磁理论出发,针对实用新型专利的管式线圈感应耦合,以低射频无极灯为例,在似稳条件下首次对低射频管式线圈耦合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探讨;我们进...
关键词:射频 似稳条件 管式线圈 感应耦合 
似稳条件下磁通量计算与中空螺旋管式无极灯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25-127,共3页阳宾 陈奋策 
2012年福建省科技厅工业科技重点项目(2012H0008)
在似稳状态下,从电磁理论出发,讨论通过某一回路曲面的磁通量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应用于中空螺旋管式线圈无极灯能量耦合机制和结构的探究,以使增大其有效磁通量,提高对电子有效加速,最终提高其发光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似稳状态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似稳条件与无极灯工作原理被引量: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20-123,共4页陈奋策 林冰冰 
2012年福建省科技厅工业科技重点项目(2012H0008)
文章从电磁场的理论出发,对似稳条件包含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似稳电路与稳恒电路相似,但也有一些例外;并以无极灯工作原理实例说明例外所在。
关键词:似稳电路 似稳条件 无极灯 涡旋电场 位移电流 
中学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智慧展现被引量:5
《物理教学》2014年第7期55-58,68,共5页吴超男 陈奋策 
本文认为,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通过引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反复琢磨和不断领悟,逐步做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并以此为起点,阐述了中学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展现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习题速解的思维转换法被引量:2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吴超男 陈奋策 
在高考考场上,分秒如金、寸阴必夺;为此,平时加强习题速解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考生能根据题目的实际隋况,尽量实现思维转换,即超越惯常的思维途径,直取明捷的思维路线,则往往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对称妙用”的思...
关键词:思维转换 物理习题 转换法 速解 高中 物理规律 物理现象 思维方法 
近年国内高考方法题与对称方法分析
《物理教师》2014年第5期70-73,共4页陈奋策 
介绍利用对称法结合其他方法如图像法、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能量方法、估算法等和排除法,快速简便地求解近年高考试题,启示物理教师和学生要分别加强此类题目的研究和训练.
关键词:高考 对称方法 科学方法 
小议“大学物理题目改编为高考题”被引量: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94-96,共3页陈奋策 
文章举例求解大学物理题目改编而成的高考题,并讨论此类题目对于考生、物理教师和出考题者的启示。物理教师要研究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和高考,对于学生要注意加强利用科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训练。
关键词:改编 高考 物理试题 科学思想方法 
高中物理习题速解的思维转换法
《福建教学研究》2013年第8期1-1,4,5,共3页吴超男 陈奋策 
人所共知,在高考考场上,分秒如金、寸阴必夺;为此,平时加强习题速解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考生能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实现思维转换,即超越惯常的思维途径,直取明捷的思维路线,则往往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一、“对称...
关键词:思维转换 物理习题 转换法 速解 高中 考场 高考 考生 
相互正交分力的动能定理表达式的引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33-34,共2页陈奋策 
本文阐述引入相互正交的分力的动能定理表达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高中物理课本中,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5~26页,动能定理表述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关键词:动能定理 表达式 正交 物理课本 普通高中 实验教科书 科学技术 课程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