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李格尔艺术史潘诺夫斯基造型艺术艺术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大观》《新美术》《艺术学研究(辑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艺术问题的分类系统
《新美术》2024年第2期4-43,共40页 陈平(译) 
译者按语:温德的这篇长文与潘诺夫斯基的《论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关系》一道,于1925年发表在同一卷《美学与普通艺术科学杂志》上。此文可视为对于潘氏开篇提到的“艺术问题”概念的进一步展开,系统论述了艺术问题的本质、推导方法以及...
关键词:长文 温德 潘诺夫斯基 问题的核心 艺术史 推导方法 
艺术意志的概念被引量:4
《美术大观》2023年第4期127-132,共6页(美)欧文·潘诺夫斯基 陈平(译) 
潘诺夫斯基于1920年发表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一文,是现代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一份奠基性文章,也是他德国时期艺术史方法论构建的哲学起点。针对当时“纯艺术史”写作以及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形式主义方法,基于将艺术史提升为一门真正的“...
关键词:潘诺夫斯基 李格尔 艺术意志 康德哲学 
作为现代艺术之内容的心境被引量:2
《新美术》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陈平(译) 
李格尔这篇于1899年发表在维也纳一份艺术杂志上的短文,堪称一篇奇文,开篇以一段“艺格敷辞”将我们领上阿尔卑斯山顶,以体验近观与远观在现代观者心理上形成的强烈反差,进而通过简明的艺术史纲要,阐述了“心境”这一现代艺术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 存在主义哲学 李格尔 思想遗产 
罗马晚期抑或东方?
《新美术》2022年第4期128-141,共14页 陈平(译) 
译者前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在维也纳大学的艺术史家之间发生了一场方法论之争,涉及欧洲基督教艺术的起源问题,即东方艺术在其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决定性的、起源性的,还仅仅是一种外来的影响?争论的一方是斯齐戈夫斯基[Josef St...
关键词:维也纳大学 艺术史家 东方艺术 李格尔 中心论 工艺美术 起源性 挑战者 
青年潘诺夫斯基对沃尔夫林风格理论的批判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22年第7期128-130,共3页陈平 
了解潘诺夫斯基德国时期的理论构建工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图像学之于艺术史的意义以及他美国时期的学术特色。本文返回到潘氏发表于1915年的《造型艺术中的风格问题》一文,以探究其理论起点。此文是对沃尔夫林前几年一次同名讲座的回...
关键词:潘诺夫斯基 沃尔夫林 风格理论 
造型艺术中的风格问题被引量:4
《美术大观》2022年第7期130-133,共4页 陈平(译) 
1911年12月7日,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普鲁士科学院做了一场关于造型艺术风格问题的讲座;在此讲座中,关于艺术科学(Kunstwissenschaft)最普遍和最基本问题的思想得到了系统的--至少在所预告的更详尽的出版物尚无法获得的情况下--和最终...
关键词:沃尔夫林 艺术哲学 海因里希 方法论 造型艺术 普鲁士 出版物 艺术史 
造型艺术中的风格问题
《美术大观》2022年第7期134-135,共2页 陈平 
一风格的双重根源。人们习惯上首先从表现的角度解释一种风格。对我们来说,民族和时代的特征都体现在我们称之为风格的形式体系之中。法国哥特式风格源于某种时代心境(Zeitstimmung),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则与意大利人的某种清晰可辨的...
关键词:哥特式风格 造型艺术 人生观 意大利 
哲学妓院被引量:1
《新美术》2022年第3期22-67,共46页 陈平(译) 
近来笔者在思考李格尔与当代观者转向的关系时,读了利奥·斯坦伯格的《哲学妓院》,觉得此文在当代艺术史写作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遂将全文译出与大家分享。斯坦伯格于2011年3月去世,享年九十一岁,《纽约时报》讣告标题为“生动的作家和...
关键词:斯坦伯格 《纽约时报》 散文风格 李格尔 艺术史 哲学 
艺术学研究信息年报(2010年4月~12月)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0年第2期483-497,共15页高艳鸽 青言 章彤 吴本华 胡军 王凡 艺文 尚艺 陈平 李刚 董大汗 郭青剑 徐晶 吴娟 高音 从威 
2010年4月18日,以“市场生存背景下本土艺术电影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也是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行的第三场大型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数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电影产业一线富有实际经验的电影从业者...
关键词: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制作 艺术学研究 生存背景 电影产业 艺术品格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本土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