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有浩

作品数:1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幸福观天理人欲《周易》礼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孔子研究》《铜陵学院学报》《巢湖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授课话语体系的有效建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陶有浩 
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zjjh051)阶段成果
就当前的教研现状和教学实际环境来看,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基本方向之一,应该是从构建授课话语的有效性入手,在话语内容体系、话语承载体系和话语表述机制等三个维度进行努力,并将三者协同为一体。这是一个必须依据各种与...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构建 授课话语体系 
朱熹德福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1-8,共8页陶有浩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58);136人才基金项目(2014136SKC07)
朱熹在借鉴和超越佛道德福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传统儒学的价值立场,从理性道德幸福在幸福内容结构中的地位、道德作为获取幸福手段的作用,以及如何推进德福一致的实现等方面,构建了新的德福观。朱熹德福观的创设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对我们时...
关键词:朱熹 德福观 借鉴与超越 当代价值 
论朱熹对佛道幸福观的继承与超越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11-316,共6页陶有浩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58);136人才基金项目(2014136SKC07)
分析了朱熹幸福观的特征,认为他在整合儒释道三家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用讨论幸福观的方式,完成了对人生本质和价值的重新探寻:在解读幸福的内容结构,提升儒家幸福观的理论层次,诠释德福矛盾现象等方面借鉴了佛道的学说;在加强幸福的世俗...
关键词:佛道 幸福观 继承 超越 接受 
朱熹幸福观探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8-34,共7页陶有浩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德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HSK11-12D258);136人才基金"宋明理学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136SKC07)
在幸福的内容结构上,朱熹选择性承认了幸福感性物欲层面的合理性,但其总体倾向偏重于幸福的道德理性层面。在决定幸福的诸因素中,他十分重视道德素养的影响力。因而,朱熹在前提预制的角度肯定了德福关系的一致性,并主张通过道德赏罚的...
关键词:朱熹 幸福观 德福关系 
近代中国的幸福观探析——以传统儒家幸福观为参照
《铜陵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陶有浩 
安徽省级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建设项目(20122013SZKJSGC9-1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德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HSK11-12D258)
中国近代幸福观是古今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与传统儒家的幸福观相比,近代幸福观带有自己明显的时代特征:充分肯定幸福的感性物欲向度;较为妥帖地安顿个体和群体在幸福中的位置;将不幸更多地归因于宏观的社会环境;获取幸福的路径更...
关键词:幸福观 传统儒家 近代中国 
论中国近代幸福观对大学生幸福教育的价值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陶有浩 
省级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建设项目(20122013SZKJSGC9-11);2013年合肥师范学院校级示范教研室(2013sfjys05)
近代幸福观较为科学地阐述了感性物欲幸福、理性道德幸福以及个体幸福、群体幸福之间的关系;在影响幸福的诸因素中突出了公共社会领域制度的作用;并突破了传统以德求福观念的束缚,强调追求幸福手段的多样化,尤其关注了个体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幸福观 中国近代 幸福教育 启示 
《周易》的“福”思想探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6-91,共6页陶有浩 刘大元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朱熹德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AHSK11-12D258);省级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建设项目(编号:20122013SZKJSGC9-11)
从产生的根源上,《周易》将人生之福分成两类:异己力量赐予之福和主体自我追求之福。它主张人可以通过祭祀、习知和修德等途径求福。总体上,其对修德的偏爱十分明显。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重德倾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佑助 理想目标 祭祀 习知 修德 
论新儒家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纠结被引量:1
《求索》2012年第7期95-97,108,共4页陶有浩 刘大元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jqw112zd)
现代新儒家群体在评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方面,经过了从交流借鉴到互不存容,再到文明对话和争夺王官学地位的嬗变历程,大致倾向是由逐渐紧张化走向缓和,再趋紧张化。其结论多是消极的,这既和他们复兴儒学的基本立场紧密相关,又...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 评断 
论朱熹的社会发展思想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263-264,共2页陶有浩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重点项目(2008jqw112zd)
两宋是中国社会发展思想演变的重要时期,学者们系统提出了关于社会运行的认识,并为促进社会进步设计了种种方案,朱熹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关键词:社会发展思想 朱熹 中国社会发展 思想演变 社会运行 社会进步 
“多元价值审视下的中国哲学”研讨会综述
《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117-120,共4页陶有浩 刘伟 
"多元价值审视下的中国哲学"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至22日在苏州大学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哲学系协办。来自国内30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 研讨会综述 价值审视 苏州大学 2009年 科研机构 高等学校 会议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