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周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大学教学过程抗日武装斗争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经纬》《历史教学问题》《探索与争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井冈山精神
《理论经纬》2011年第1期72-81,共10页顾学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确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的起点,是中国革命史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革命史 井冈山精神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 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与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顾学周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人民进行的一场深入持久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武装斗争 上海郊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侵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民族解放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 
论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17-21,共5页顾学周 
井冈山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探明了前进方向,井冈山精神是...
关键词:井冈山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大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2期66-68,共3页顾学周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有机组合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培养人才的动态进程,有其不同于其他普通学校教学的鲜明特点。在大学教学过程中,随着教与学矛盾运动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亦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关键词:大学教学 教与学 主体与客体 人才培养 
论陈独秀的抗日救国思想
《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38-41,25,共5页顾学周 
关键词:抗日战争 陈独秀 救国思想 中国共产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近代史 二十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 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促成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顾学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统战工作 苏北抗日根据地 军事战略 社会舆论 
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6期16-19,6,共5页顾学周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英勇浴血抗战 ,在世界范围内牵制了法西斯国家的勾结 ,挫败了他们的战争计划 ,为世界人民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反法西斯的...
关键词:中国 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 
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及其历史经验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8期46-48,F003,共4页顾学周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65周年纪念日。在以往汗牛充栋的研究抗战史的著作及文章中,学者们的视野基本定格在先后发生于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抗战”上,而对上海郊区人民抗日的微观研究不够。本文作者穷一年之功,足迹遍布上海...
关键词:上海 抗日武装斗争 历史经验 城市郊区 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优化职技高师专业设置的思考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2年第2期29-32,共4页杨慎予 顾学周 
根据对全国13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中设有职技高师教育专业的122所普通高等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我国职技高师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研究的问题、如专业设置...
关键词:职技高师 专业设置 适应性问题 教学计划 多层次办学 师范院校 教育发展 人才培养 办学声誉 专业数量 
试论大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2期24-28,共5页顾学周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是教育史上长期争论的焦点。在我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教育理论界也是聚讼经年而尚未定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