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菏泽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鲁迅翻译意象语言张力隐喻《围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继续教育研究》《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作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子教育风格中被忽视的一面
《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80-81,共2页黄炎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循循然善诱人。但更多的时候,孔子是一个性情直率的人,他有着严厉、率直的论政风格和施教风格,这是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一面。这种严厉和率直既也体现在他的施教风格中。孔子的这种率直人格是其...
关键词:孔子 教育风格 率直 
鲁迅翻译中对生命存在的人文关怀
《山花(下半月)》2009年第8期116-117,共2页黄炎 
鲁迅关注个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他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去感受、理解和把握人,从而意识到了人的具体生命状态对社会和历史的决定作用.他的弃医从文就足以说明他对人的精神存在状态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思考.如果说鲁迅的"立人",...
关键词:鲁迅翻译 《现代日本小说集》 短篇小说 不幸者们 人文关怀 生命存在 
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贡献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7期121-123,共3页黄炎 
鲁迅作为思想家、杂文大家,一流的小说家、小说史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独特的地位。鲁迅的翻译对中国文艺理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鲁迅翻译 文学理论 贡献 
鲁迅翻译中对国民性的观照
《作家》2009年第6期41-42,共2页黄炎 
鲁迅的"立人"思想来自于中西文学思想的沟通和融合,是其改造国民性的武器,他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彰显出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关注。
关键词:鲁迅 翻译 立人 国民性 
《围城》的讽刺意义
《飞天》2009年第A6期34-35,共2页黄炎 
鲁迅先生曾对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过甚高的评价,称其"足称讽刺之书",并说"机峰所向,尤在士林"[1]。看来,钱钟书的《围城》也多是上承《儒林外史》的"士林"。只不过《儒林外史》所极力揭发、攻打的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弊恶。
关键词:《围城》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钱先生 幽默讽刺 世相 方鸿渐 三闾 古典小说 古代小说 
对“士林”的讽刺 对“世相”的揭露——谈《围城》的讽刺意义
《山花(下半月)》2009年第5期138-139,共2页黄炎 
鲁迅先生曾对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过甚高的评价,称其:"足称讽刺之书",并说:"机峰所向,尤在士林",[1]看来,钱钟书的<围城>也多是上承<儒林外史>的"士林".
关键词:《围城》 钱钟书 方鸿渐 
古典诗歌语言张力的形成与消解
《作家》2009年第2期116-117,共2页黄炎 
隐喻性语言不仅为想象提供了广阔天地,而且为事物创造着新的意义,对事物进行新的建构,形成一个双重的意义系统。但是,隐喻性语言的陈旧会丧失对人类感官的刺激,自然也就取消了语言本身的张力场。
关键词:隐喻 语言张力 意象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诗禅理论
《时代文学》2008年第24期102-103,共2页黄炎 
  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是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收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严羽 论诗 盛唐 《沧浪诗话》 诗禅 以禅喻诗 
自我价值的判定——鲁迅对俄国“同路人文学”的翻译
《时代文学》2008年第4期31-32,共2页黄炎 
  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对鲁迅的评判,给鲁迅带来了心理的困惑.郭沫若说鲁迅是"最后一个封建余孽",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是"不得志的法西斯帝".成仿吾判定鲁迅为资产阶级.太阳社成员钱杏邨也把鲁迅判定为另一个时代的残余人物.……
关键词:鲁迅 同路人文学 小说 
诗歌的语言隐喻与意象承袭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黄炎 
隐喻性语言不仅为想象提供了广阔天地,而且为事物创造着新的意义,对事物之间进行新的建构,形成一个双重的意义系统。但是,隐喻性语言的陈旧会取消对人类感官的刺激,自然也就取消了语言本身的张力场。古典诗歌中的构思陈陈相因的传统现...
关键词:能指 所指 隐喻 语言张力 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