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满

作品数:21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考据学新理学冯友兰六经皆史说章学诚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媒体传播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原则被引量:2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57-62,共6页吴学满 
自媒体传播,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其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或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它还可以发挥着传播思想和建构观念的价值观导向功能。为了有效消解在校大学生自媒体传播的无序或失序现象,...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原则 
新理学的人生境界与本体境界如何贯通——从冯友兰新理学遭遇的批评说起
《齐鲁学刊》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吴学满 
在新理学关于天道的形上学中,本体存在的情感经验和价值内涵被剥离了,由此引起了学界的诸多批评。但新理学在转入关于人道的境界学说中,本体原先被剥离的东西却从经验维度被重新植入了进去。因而在新理学,道德境界不能离开对经验世界尤...
关键词:冯友兰 新理学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基于道德假设主义的伦理政治悖论及其消解——儒家“内圣外王”式政治理想之反思
《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3期112-116,共5页吴学满 
在传统道德假设主义伦理政治模式下,民之"人格"与君之"天格"的对峙,必然演绎为"群体主义"、"德治主义"和"民本主义"三种意义上的政治悖论。唯有弱化道德理性在政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规则或制度建设,才能最终消解政治领域的诸多悖论。
关键词:道德假设主义 伦理政治 政治悖论 
冯友兰境界说的文化心理背景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1-63,共3页吴学满 唐晖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09sk371)
"新理学"之境界观总体上的文化背景是那个时代"古今中西"之争这一特定的文化事件。"新理学"境界观的形成,既有对西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借鉴,更有冯友兰在心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即"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精神的特别关注。在获...
关键词:冯友兰 新理学 境界 文化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被引量:3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58-260,共3页吴学满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9sk371)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微博的流行,其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它是一种网络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发挥着传播思想和建构观念的价值观导向功能。微博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带来冲击的...
关键词:微博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论戴震考据学的理性品格及其理论局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吴学满 
戴震集清代考据学之大成,是乾嘉时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继承了顾炎武以来特别是惠栋倡导的由名物、度数以通经义的汉学主张,大力推阐汉学的治学宗旨。戴震不仅继承了汉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超越了汉学,从而使其考据学表现出鲜明...
关键词:戴震 考据学 理性特征 
道德与天地:论新理学“境界”之如何可能——兼与邓联合博士商榷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吴学满 唐晖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形上与形下的结合:冯友兰新理学之‘境界’的可能"阶段性研究成果
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是以"觉解"为枢纽的。在新理学的境界思想中,"觉解"有"形上"和"形下"的两个向度。《新理学》严格区分了"形上"与"形下";而在《新原人》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里,本来所严格区分的"形上"与"形下"又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新理学 觉解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论戴震从考据学对义理之学的回归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286-288,共3页吴学满 
戴震是一个富于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戴震来说,考据不仅是破坏旧经学、旧哲学的工具,而且也是建立新经学、新哲学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基础。戴震之新义理思想的确立,不仅因为他自己有"志乎闻道"的志向,以及"此学不仅在故...
关键词:戴震 考据学 义理之学 
以社会历史为本位:论冯友兰新理学的道德观
《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3X期46-47,共2页吴学满 唐晖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形上与形下的结合:冯友兰新理学之"境界"的可能>的阶段性成果
冯友兰认为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伦理学,那么,道德问题即是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儒家哲学里,道德是内在的,因而是超越历史的。而在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里,因为消解了传统儒学"天理"、人性之道德价值性的内涵,因而道德是外在于人的,...
关键词:冯友兰 新理学 道德观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学术背景与创新
《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X期81-82,共2页吴学满 
标榜实事求是的考据学是有清一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大思潮。乾嘉期间,考据学发展至鼎盛并流于泛滥,日渐离开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方向。针对这一学术风气,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说,强调学说不应脱离人事,反对为考据...
关键词:考据学 章学诚 六经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