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志如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维莱特》英文小说高校英语沉默寡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读书文摘(中)》《课程教育研究》《芒种》《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文学知识在高校英语学习交流中的作用
《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0期261-261,共1页巩志如 
高校英语学习中,要想实现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对文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通过对文学知识在高校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分析,对其具体实践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学知识 高校 英语学习 作用 
《黛洛维夫人》意识流技巧浅析
《语文建设》2017年第3X期23-24,共2页巩志如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将这种意识流手法充分运用到了作品中,这不仅展现出作者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还传达出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伍尔夫突破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桎梏,...
关键词:黛洛维夫人 性格 小说 伍尔夫 意识流手法 个性心理特征 《黛洛维夫人》 内心独白 
小说《维莱特》中的沉默寡言——论露西·斯诺对约翰医师的得不到回报的单恋
《读书文摘(中)》2017年第1期7-9,共3页巩志如 
小说《维莱特》中,女主人公露西·斯诺虽然深爱着格雷厄姆·布列顿(约翰医师),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她深刻地明白自己对约翰医师的爱慕之情只能是单方面的,得不到回报的,所以她一直沉默寡言。
关键词:露西·斯诺 沉默寡言 得不到回报的 “异教徒的故事” 
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28期108-109,共2页巩志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日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由于高校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英语交际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加大对跨文化交...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校英语 应用原则 应用方法 
浅析《菊花》中伊莉莎的人物形象被引量:1
《芒种》2015年第6期102-103,共2页巩志如 
约翰·斯坦贝克作为美国著名小说家,其短篇小说《菊花》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从女性主义、象征主义等方面对《菊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阐释了伊莉莎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自由、...
关键词:保守与顺从 压抑 幻灭 女性意识 男权主义 
谈话并非不重要(英文)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年第2期24-25,27,共3页巩志如 
本文针对语用学的总体发展做了回顾,并讨论了交际策略的运用。同时也看到了语用原则的缺陷,并对交际中应遵循的原则给出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礼貌 准则 面子 文化 
小说《维莱特》中间接含蓄的作用(英文)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年第3期92-96,共5页巩志如 
在本文中,笔者会详细地分析小说《维莱特》中随处可见的间接含蓄的作用。首先露西的沉默寡言是她保护自我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她叙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悲惨经历掩盖起来:对于露西来说这些遭遇太过悲痛,她不愿提及。其次...
关键词:《维莱特》 露西·斯诺 沉默寡言 作用 异教徒的故事 
小说《维莱特》的开放式结尾(英文)被引量:1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年第2期86-88,共3页巩志如 
在小说《维莱特》中,女主人公露西·斯诺在小说结尾处叙述自己的爱人保罗先生的命运时,使用了开放式结尾———露西·斯诺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保罗先生是否从大风暴中逃生,而是让我们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许多评论家都认为小说...
关键词:《维莱特》 露西·斯诺 间接含蓄(欲言又止) 开放式结尾 
小说《维莱特》中的间接含蓄——论女主人公露西叙事方法的间接含蓄(英文)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第5期64-67,共4页巩志如 
在小说《维莱特》中,沉默寡言、间接含蓄、欲言又止是其叙事方法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小说开头的间接含蓄、整篇小说的间接含蓄——贯穿整部小说的暗喻、和小说结尾的间接含蓄,来分析其叙事方法上的间接含蓄、欲言又止...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维莱特》 露西·斯诺 间接含蓄(欲言又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