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进

作品数:98被引量:70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语言网络符号学模仿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语世界》《汉字文化》《文教资料》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时代河西走廊文化多模态国际传播研究被引量:1
《英语研究》2024年第1期60-73,共14页曹进 赵宝巾 
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力中的语言与话语能力研究”(WYZL2022GS0010)的阶段性成果。
河西走廊文化凝聚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交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之一。本研究以符际互补理论、翻译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为分析构架,突出信息在多模态国际传播中的等值性,强调信息传播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 多模态 河西走廊文化 翻译 国际传播 
语言符号资本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互动研究
《甘肃高师学报》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曹进 徐冉 
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力中的语言与话语能力研究”(WYZL2022GS0010)。
语言符号资本体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个体通过学习和使用语言,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交流需求,还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地位;而个人的语言能力又反过来影响到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从社会层面来看,语言符号资本是人类...
关键词:语言符号 符号资本 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互动 语言产业 
“二维码”符号的传播生态学考察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42-149,共8页曹进 李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建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XYY011)的研究成果。
基于传播生态学,探究二维码环境对传播生态的扰动与构建、技术与范式融合重构网民社会行为,以及二维码传播生态对实在社会的影响。二维码含蕴的海量信息、链接的虚拟世界、实现的电子支付既体现了媒介的再延伸,也表征了人与机器的共同...
关键词:传播生态学 二维码 符号 传播范式 社会行为 
主持人语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2-22,共1页曹进 
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紧随敦煌与河西走廊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前沿问题,推出“丝路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专栏,旨在深入研究以敦煌为代表的河西走...
关键词:敦煌文化 河西走廊 历史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 丝路文化 翻译传播 符号生产 翻译与传播 
河西走廊文化翻译传播研究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曹进 陈怡莉 
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力中的语言与话语能力研究”(WYZL2022GS0010)。
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析文本的三个功能在河西走廊文化翻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并探索河西走廊文化国际表达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文本的信息记忆功能指导译者在翻译中还原原文的历史信息,通过重构文化联想的空间来引发读...
关键词:河西走廊 文化符号学 文本功能 
后网络时代的翻译传播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2023年第4期78-83,共6页曹进 邓文静 
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力中的语言与话语能力研究”(项目编号:WYZL2022GS0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阐释翻译与传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翻译的有效传播应具有的模式,研究了网络翻译的新方式和新理念,分析了后网络时代翻译传播的特点、方法及功能,旨在探究在文化差异性与多元化的后网络时代中,运用有效翻译传播策略赢得他者的认同...
关键词:翻译传播 后网络时代 传通 传播模式 传播语境 
主持人语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6-66,共1页曹进 
目前,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入手,深度考察人际语用生态、人际语用关系以及语用压力与释放成为人际语用学的研究热点话题。兰州文理学院紧随语用学研究前沿问题,在语言学研究栏目推出“系统功能视阈下的语用生态考察”系列研究论文,旨在深入...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用学研究 人际语用学 语用关系 意义表达 学术力量 生态空间 主持人 
《同象行》解说词的生态话语分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7-73,共7页曹进 吴珊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建构策略研究”(18XYY011)。
纪录片《同象行》构建了国家环保形象,展示出生态文明建设新面貌。解说词生动地阐释了“以人为本,维护生物多样性,尊重动物,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积极行动。基于Martin的介入理论,从自言和借言两个维度,分析《同象行...
关键词:《同象行》 国家环保形象 介入资源 生态话语分析 
黄河专题新闻报道中的和谐生态故事建构被引量:5
《中国外语》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曹进 李怡然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建构策略研究”(编号:18XYY011)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该主题下的黄河专题新闻报道书写了新时期有关黄河的生态“故事”。构建黄河专题新闻报道中的生态“故事”有利于引导读者了解国家政策,树立正确的黄河生态保护观,并为...
关键词:和谐话语分析 态度系统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跨语言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的语言传播研究被引量:19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曹进 赵宝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建构策略研究”(18XYY011)。
语言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文化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碰撞、彼此融合。以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跨学科、超学科的视角来探讨“跨语言与跨文化”这一人文社会重大命题,可梳理跨语言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关键词:跨语言传播 跨文化传播 人工智能 多模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