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荣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计算机模拟心理现象技术创新初学分离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心理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技术创新的域、势、能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魏仁兴 朱宝荣 
技术创新是特定域内的一种科学和技术的涌现,这种涌现取决于技术创新所在域内的势与能,域是创新的根基,具有边界有形性、区隔性和分层性等特征;势是域内创新的事物充满张力的局态,体现为吸附性和凝聚性;能则是域内创新的事物所具有的潜...
关键词:技术创新    
对传统反映论的心理学反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朱宝荣 
反映论作为一种传统的认识论范式 ,虽然正在受到人们不断地质疑 ,然而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 ,这种人类知识论史上的悠久范式 ,曾有力地推进过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且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近代的神经心理学还是现代的认知心理学 ,...
关键词:反映 反射 表征 
计算机模拟的认知功能及其可能性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2期72-76,共5页朱宝荣 
尽管计算机模拟实现了人类认知功能的物化,也为揭示人类认知活动机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学术界对认知功能的计算机模拟仍存在不同评价。为此,本文从理论层面对认知模拟作了辩证分析,在肯定其具有三项意义的同时,也指出其无法克服的诸多...
关键词:认知功能 计算机模拟 哲学 方法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模拟:一种探索心理机制的现代方法被引量:2
《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891-893,共3页朱宝荣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 心理机制 信息方法 认识功能 人一机类比 心理现象 
形成心理学理论的步骤与方法
《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610-611,共2页朱宝荣 
关键词:心理学科 心理学理论 搜集 步骤 心理学研究 活动 规律 心理现象 自身 事实 
“硫酸泼熊”事件与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优化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6期43-45,共3页朱宝荣 
今年2月28日,北京动物园发生的"硫酸泼熊"事件经媒体公开报道后,肇事者刘海洋受到了社会舆论严厉的声讨和谴责,这对于维护社会公德、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必要的.然而,如能深入剖析该事件的成因,从中发现学校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人格优化 高等学校 素质培养 人格障碍 社会公德 
内隐记忆研究的实验方法探索:重学──分离法及其测量效应被引量:2
《心理科学》1996年第1期28-31,64,共5页朱宝荣 
为客观计量初学后潜留的内隐记忆效应和探索内隐记忆叠加效应的内在机制,创用了“重学──分离法”。结果发现:“重学──分离法”能有效地测得初学后内隐记忆的保存量;重学后内隐记忆的叠加效应明显,增值为63.4%;内隐记忆效...
关键词:内隐记忆 重学──分离法 初学保存量 叠加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