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远

作品数:26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治国理政自然生态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治理现代化研究》《科技信息》《中国校外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绿色技术融合性研究的背景、挑战与应对路径
《东岳论丛》2019年第2期102-106,共5页邹成效 宗彩娥 李昊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绿色技术的融合性问题研究"(14BZX029)
绿色技术的融合性研究应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立场、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与"双视交汇"思考方式的背景之中。这一研究面临着跨学科方面的"知识困境"和"碎片化"与"整体性"冲突等现实挑战。源自于"融合性"功能的"目的性分析路径""构成性...
关键词:绿色技术系 融合性 碎片化 “双视交汇” 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创新价值被引量:1
《治理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2期16-21,共6页李昊远 宗彩娥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研究"(16MLB0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绿色技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匹配问题探讨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71-76,共6页李昊远 黄越 邹成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绿色技术的融合性问题研究"(14BZX029)
绿色技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匹配是以"差异性"为基础、"共生性"为动力源、"相似性"为表现形态的,前者在生态规律、功能特性方面符合于后者。目的性分析、构成性分析和关联性分析提供了诊断和推进两大系统匹配的"桥梁",在其作用下,绿...
关键词:绿色技术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匹配 中心轴 碎片化 
试析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文化意涵指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第25期51-52,共2页李昊远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研究>(16MLB0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特色与经验研究>(2013SJB710003)的阶段性成果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是中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自我表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的总结与反思。它的三重传统文化意涵指向为: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审视;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理性法则;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界融合视域中的绿色技术分析被引量:1
《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8期217-220,共4页衡孝庆 李昊远 邹成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驱动区域生态创新的政策环境及其绩效研究"(BIA13009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绿色技术的融合性问题研究"(14BZX02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特色与经验研究"(2013SJB710003);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义生态创新研究"(2013SJB710002)
广义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对绿色技术在三个系统中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自然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人的生态系统 绿色技术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历史地理及文化考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第23期19-19,21,共2页李昊远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研究>(16MLB0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特色与经验研究>(2013SJB71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异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独有文化特质。带有天然边境包裹的环抱式地理位置和中央政权主导的集中式社会结构,使得中国出现了较为明晰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历史地理 
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反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第23期13-14,共2页宗彩娥 李昊远 
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50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要对当代人类社会跃入的大数据时代作出深入反思和积极回应。大数据对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论产生了深刻的时代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哲学 本体论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7年第2期98-110,共13页刘跃进 李昊远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一遇的深刻变革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人文精神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人文精神 中共中央办公厅 传承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社会主义文化 文件形式 治国理政 
绿色技术系统融合的指标体系及其测度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5-49,107,共6页衡孝庆 李昊远 邹成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绿色技术的融合性问题研究"(14BZX029);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驱动区域生态创新的政策环境及其绩效研究"(BIA13009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义生态创新研究"(2013SJB710002)
绿色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是绿色技术的系统融合。通过对影响绿色技术系统融合的因素及其表征进行分析,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际测度,才能够真实地了解绿色技术的发展状况,以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绿色...
关键词:绿色技术 融合 指标体系 测度 
大数据技术嵌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内涵与对策被引量:18
《求实》2017年第1期14-21,共8页李昊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2BKS034);共青团中央课题"大数据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2015LX10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构研究"(2015SJB50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特色与经验研究"(2013SJB710003)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大数据技术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存在内在契合性,并构成大数据技术嵌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依据。这种嵌入不是植入...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嵌入 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