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洪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书法艺术国书臆说艺术述评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书画家》《中国书法》《中国食品》《书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李胜洪作品
《艺术市场》2021年第1期120-120,共1页李胜洪 
法无定法 大道之门
《中华书画家》2018年第2期134-135,共2页李胜洪 
可以说,书法是一门特别重视和讲究"法度"的艺术。有"法"或无"法",从古到今皆被认为是书匠与书法家的根本区别。古人还进而把文字书写方法与做人做事联系起来,提升到社会道德、伦理的高度,体现了古人对书写法度的高度重视。书法有...
关键词:执笔法 结字 定法 书体 文字书写 祭侄稿 书道 《兰亭序》 王羲之 颜真卿 
对当代书法的艺术性思考
《中华书画家》2018年第2期136-139,共4页李胜洪 
当代社会由于传统人文环境的日渐丧失,与之息息相关的传统书法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变,书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首先,钢笔和电脑等科技发明已经让当代人远离了汉字书写。书法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关键词:当代书法 精英艺术 文人士大夫 汉字书写 大众艺术 科技发明 人文环境 社会环境 中国书法 渐行渐远 
书如其人——缅怀冯其庸先生
《艺术市场》2017年第5期72-75,共4页李胜洪 
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冯其庸先生于2017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冯先生数十年来以学术著称,书画是其余事,亦颇为用心,卓尔不几。他早年临写各家各派,尤其钟情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其书法神清气朗、文气勃发、意...
关键词:冯其庸 书如其人 中国书画 相互作用 书画同源 书法家 红学家 史学家 
遗貌取神 化古为新——左学元书法艺术述评
《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9期13-14,共2页李胜洪 
左学元,斋号德香堂,江西永新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研究生,中共党员。授业于王镛、何应辉、沃兴华等著名大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职业书法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书画数字博物馆副馆长,教...
关键词:左学 北京诗词学会 沃兴华 中国书法院 数字博物馆 教育研究所 副馆长 何应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 
我的书法观
《书法》201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李胜洪 
书法,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神奇梦想。而什么是书法,正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一楼两个厅举办的"自有我在——李胜洪书法展",便注释了我的书法观。从幼年...
关键词:书法展 中国美术馆 哈姆雷特 中国人 临帖 
笔墨臆说
《中国书画》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李胜洪 
"笔墨当随时代"。在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今天,"笔墨"依然有令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和理由,不然,就不可能"随时代"。而一提笔墨,无论古人或今人,都一致认为书法艺术要达到那种神妙的境界,首先就必须具有娴熟的笔墨技巧,其次再把...
关键词:笔墨技巧 书法艺术 艺术修养 书法创作 时代气息 传统功力 成功因素 《四书》 
中国书刻:传统艺术语言的崭新表达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1年第4期133-,共1页李胜洪 
在传统刻字基础之上,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国书刻艺术,一开始受到了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艺术创新的启发和影响,之后在中国一发而不可收拾:三十年来得到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时代审美和中国风格的现代书刻艺术作品...
关键词:现代刻字艺术 书法艺术 
论现代书法
《中国书画》2007年第3期116-119,共4页沃兴华 曾翔 李相国 兰干武 张公者 杨涛 杨林 一了 齐玉新 李胜洪 曾来德 何昌贵 蔡树农 杨中良 邵岩 魏立刚 周明华 王稼丰 
杨中良:现代书法无论从创作的角度,还是理论的层面,在认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是书坛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请来专业从事现代书法创作的作者、评论家,还有书法媒体的同仁,就现代书法现状、创作观念、文化素养、艺术市场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现代书法 传统书法 李相 齐玉新 文字 文化素养 杨中 书法艺术 现代派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