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天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主观情态意义疑问语气疑问句《现代汉语》吴月娘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萨德和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欧洲启蒙运动的“伦理人本观念”感受的对立(问题的提出)
《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维.米.格罗夫科 杨明天 
莱蒙托夫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就其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与法国作家萨德的作品进行比较-类型学的分析。萨德和莱蒙托夫在重新审视17-18世纪启蒙者的社会哲学幻想,首先是在伦理方面,表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倾向。...
关键词:萨德 莱蒙托夫 伦理人本观念 启蒙 
赫尔岑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及其马赛克文体
《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4期53-63,共11页杨明天 
赫尔岑的思想和性格具有多重性,其表达手段同样具有多重性,所形成的特殊文体,我们借用赫尔岑自己的说法,称之为马赛克文体。在赫尔岑的作品中,摘引成为一种主要表达手段。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与其使用的表达手段具有内在联系。摘引...
关键词:赫尔岑 思想 性格 多重性 马赛克文体 
奥多耶夫斯基“整体认识”的观点和表达手段——以《俄罗斯之夜》为例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3期52-58,共7页杨明天 
奥多耶夫斯基在《俄罗斯之夜》中,也是在俄罗斯文学中,首次系统批判了西方文化。在俄罗斯哲学中,奥多耶夫斯基第一个表述了后来经常出现的思想:人的"完整性"。他勾画出一个重要论题,这个主题在斯拉夫派的学说和后来的许多俄罗斯哲学家那...
关键词:整体认识 语言表达 俄罗斯的心智特点 
霍米亚科夫论教派对立和俄国与西欧的差异
《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4期43-57,共15页杨明天 
霍米亚科夫提出"聚和性"学说,把东正教理想化,东正教是他极力肯定的一面。霍米亚科夫一直把理想的东正教和现实的天主教、新教进行对比。他在西方信仰中看到的,差不多都是缺点;而在东方的俄国的信仰中,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缺陷。西方信仰...
关键词:霍米亚科夫 聚和性 教派对立 俄罗斯 心智 
恰达耶夫思想概观
《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2期57-62,共6页杨明天 
有论者称恰达耶夫是俄国的第一位民族哲学家。就恰达耶夫的思想体系而言,他对俄国的批判并非其学说的主要内容。然而,其尖锐的批判思想却广为人知,流传深远。他用文化的成就来衡量基督教的力量,这是理解他激烈批判俄国的关键之处。恰达...
关键词:俄罗斯 恰达耶夫 思想体系 
纯科学篇章的隐含性
《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杨明天 
在纯科学篇章中也存在隐含意义 ,具有语法、词汇、语义、语言上下文和语用表达手段。
关键词:纯科学篇章 隐含 表达手段 
动词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被引量:2
《中国俄语教学》2000年第4期32-37,共6页杨明天 
关键词:动词 情态意义 词法 绝对 主观 时间 
电脑科普篇章的语用特点
《外语研究》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杨明天 
科普篇章的主要交际目的是普及科技知识。因读者与作者在专业知识上差距悬殊 ,所以作者在科普文章中往往要对背景知识略作介绍 ;为了吸引读者 ,科普篇章的标题和正文的措辞多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情感性和表达性 ,为此采用各种修辞格、...
关键词:电脑 科普 篇章 
语义反复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00年第2期9-15,共7页杨明天 
本文采用语用分析方法考察部分词形连缀和重复表述的主观情态意义 ,特别是强调、突出意义。
关键词:语义反复 语用分析 主观情态意义 
疑问句的非疑问意义被引量: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S1期27-29,34,共4页杨明天 
关键词:疑问句 西门庆 《现代汉语》 主观情态意义 背景信息 疑问语气 反问句 汉明 吴月娘 情感反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