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波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工笔人物创作教学工笔人物画线造型十八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观察》《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湘西哭嫁风俗研究及相关艺术题材作品评析——以王炳炎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为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55-156,共2页王任波 
湘西土家族哭嫁是十分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风俗之一,忆苦思甜、尊长爱幼是哭的本意,而艺术家王炳炎正是看中了这种朴实的中国优良传统的传承,将这方面风俗与国画艺术相结合,在以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相关的中国画创作发展的重要道路上迈出了坚...
关键词:湘西风俗 中国画 哭嫁 
范宽《溪山行旅图》评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29-131,共3页王任波 
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本文以范宽的代表名作《溪山行旅图》为着眼点,探讨其为描绘秦陇山川面貌特点等与之相关的艺术规律。分析这幅名作细节严谨、气场浑厚、构景诗意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为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提...
关键词:溪山行旅 传统山水 范宽 
中国精神——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取向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年第5期140-141,共2页王任波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孕育出的人文精神综合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髓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精神同样也是中国美术在过往百年间遭遇非议和责难时...
关键词:中国精神 美术创作 现当代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 文化发展 民族文化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问题与思考
《美术》2017年第4期138-139,共2页王任波 
今天,投身到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实践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画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国画技法扎实,创作成果欣欣向荣,其中不乏向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坚队列”靠拢的人物。但是,收获丰硕的同时,一些典型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在...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创作实践 当代 年轻人 画技法 国画 
体察现实 反映生活——我的工笔画创作心得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12年第10期48-49,共2页王任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工笔人物画创作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JK011CTM012
中国工笔画到宋代达到其发展的高峰期,纵观绘画的历史,这个高峰期是由于宋代艺术追求对自然进行理性细致的体察而达到的。早在唐与五代,艺术家就提倡通过写生来实现"应物象形"的目的,例如,唐画家韩画马就以皇家马厩中的马为自己的老师...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 创作心得 生活 艺术追求 应物象形 高峰期 艺术家 宋代 
论于文江工笔人物画教学的特点
《云梦学刊》2012年第4期123-124,共2页王任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工笔人物画创作教学研究"(XJK011CTM012)
于文江讲课很有趣味,且轻松活泼,每次都讲到"点子"上。总结于文江一年来的讲课,可将课的内容大体分为工笔人物的"线"、"墨"、"写意性"三大方面。
关键词:于文江 工笔人物 创作教学 
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教学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12年第8期110-110,共1页王任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工笔人物画创作教学研究";编号XJK011CTM012
在今天高校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累积了.丰富的技法、材料经验之后,教师才会关注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其副作用首先体现在工笔人物画的课堂逐渐走向熏细腻的技法和娴熟的材料运用的局面,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创作教学 中国 创作能力培养 材料运用 教学系统 教学模式 学生 
关于工笔人物教学的思考被引量:4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282-283,共2页王任波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在造型观念、手法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工笔人物画及其教学的研究,明确教学思想,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工笔人物 十八描 线造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