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世贤

作品数:28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工业建筑工业遗存建筑师木屋架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史》《中外建筑》《南方建筑》《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代知名建筑师王秉忱的建筑实践研究--时代思潮下的适宜技术与民族形式探索
《建筑师》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赖世贤 肖文静 王天骏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01)“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
作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王秉忱是抗战时期后方工厂建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建设的先驱。通过对其两段主要执业生涯和建筑实践的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建筑思潮研究,发现王秉忱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始终表现出对适宜性技术探索与民族形式探...
关键词:王秉忱 技术探索 民族形式 时代思潮 建筑实践 
抗战后方工业建筑适宜性营建技术研究--以宝鸡申新纱厂窑洞车间为例
《建筑遗产》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朱丹 赖世贤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9YJCZH07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J0106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略后方的建筑营造活动大都表现出技术选择上的适宜性。文章以宝鸡申新纱厂窑洞车间为例,通过文献耙梳与实地调研,聚焦其在战争环境下的适宜性营建策略,包括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窑洞民居形制并加以改造革新以保障战时防...
关键词:战时防空 窑洞车间 适宜性营建技术 地域文化 宝鸡申新纱厂 
近代本土建筑师王秉忱的炎热地区住宅适宜性设计研究——以武汉小面积住宅实践为例
《住区》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肖文静 赖世贤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住宅建设由全面学习苏联转入自由探索阶段,对地方性表现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其中本土建筑师王秉忱对以武汉为代表的炎热地区住宅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聚焦王秉忱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一批武汉小面积住宅,分析其中与...
关键词:王秉忱 炎热地区 住宅设计 武汉小面积住宅 现代建筑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工业遗存再利用策略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老工业区为例
《工业建筑》2024年第3期54-62,共9页赖世贤 张延平 
探索在国家、地方政策下工业遗存的保护再利用如何紧随时事与形势调整极为重要。研究以厦门集美杏林老工业区为例,梳理杏林老工业区发展脉络,研究城市工业风貌、规划布局、建筑空间与结构特点,思考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工业遗存再...
关键词: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杏林老工业区 城市更新 工业遗存 再利用策略 
当代闽南造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析--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赖世贤 王剑平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
关键词:闽南 桃花岛园林 造园文化 传承 发展 
企业集团主导下的“厂宅”改造策略研究——以泉州市安踏与七匹狼旧厂宅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2年第5期172-174,共3页周志贤 赖世贤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J010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9YJCZH074)。
改革开放初期,“厂宅”是家庭工厂经济体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具有工厂与住宅的双重属性,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类型。文章通过对泉州市“安踏”和“七匹狼”两家企业旧厂宅的调研,探索厂宅的发展背景和空间特征。两栋“厂宅”不同的...
关键词:企业集团 厂宅 改造策略 
中国近代早期工厂布局规划及选址建设
《新建筑》2021年第2期110-115,共6页赖世贤 彭月 徐苏斌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9YJCZH07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J01062)。
中国近代早期工业建筑是中国建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例证,其厂区布局规划及选址建设是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通过对中国近代早期军事工厂在布局规划、选址设计、总平布置、厂区建设等方面的梳理和归纳,发现其在布局规划方面具有...
关键词:近代工厂 布局规划 选址 总平布置 厂区建设 
浅析福建近代华侨工业对厦门市政建设的影响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9年第9期105-109,共5页王青 赖世贤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近代城市中建筑设备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功能研究”(编号:FJ2016B270);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611405032)
近代华侨投资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福建近代华侨投资企业中,厦门占有相当比重。通过对实例的调查与分析,尝试从近代厦门市政设施建设的角度切入,初步了解福建近代华侨投资下的工业建筑发展概况。在田野调查与档案研究的基础上,以1840年...
关键词:近代 华侨 工业 市政设施 
中国近代早期工业建筑厂房木屋架技术发展研究被引量:6
《新建筑》2018年第6期19-26,共8页赖世贤 徐苏斌 青木信夫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270)
西式木屋架早于近代之前已传入中国,厂房是最早使用此类屋架的建筑类型之一,木屋架技术大发展亦出现在近代工厂创办之初盛期。通过分析《建筑新法》所列木屋架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参照不同时期及地区对西式木屋架的认识,廓清其技术发展...
关键词:近代工业厂房 木屋架 《建筑新法》 结构技术 构造技术 
略论近代厦门建筑设备的引进与影响
《中外建筑》2018年第11期41-44,共4页王青 赖世贤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近代城市中建筑设备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功能研究》(编号:FJ2016B270);“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资助
以近代厦门建筑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对厦门近代最早出现的几种典型建筑设备引入历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其主要的类型,追溯其时代背景和引入途径,并剖析其引入后的影响。研究表明厦门近代早期建筑设...
关键词:近代 建筑设备 引进 城市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