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瑾

作品数:21被引量:1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乡村新农村大学生定点扶贫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工业技术》《中国农业教育》《吉林农业(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赋能以产业振兴乡村
《中国乡村振兴》2024年第15期18-21,共4页严瑾 
2013年起,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定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结对帮扶11个村,辐射带动36个村。南农把高校的科技优势同麻江县的实际需求、资源慕赋相结合,以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以人才培训打造产业振...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新兴产业 产业振兴 人才培训 特色产业 结对帮扶 辐射带动 新引擎 
高校非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1
《中国农业教育》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严瑾 卢勇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助力‘党建兴村’的路径研究”(SKDJ2021004);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新农村服务基地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2021Z018);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管理对策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SKGL2021019)。
近年来,高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定点帮扶工作中注重挖掘和提升非遗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非遗帮扶工作实践中,高校形成了系统调研,做好顶层设计;选树产业,增添发展动能;强化培训,培养非遗人才;多方合作...
关键词:高校 非遗 扶贫 乡村振兴 
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贵州省M县S村的考察被引量: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46-54,共9页严瑾 刘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Z078);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课题(NJAUDJ20204);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yjsjg19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基层党建 乡村治理 嵌入路径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被引量:3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8-137,197,198,共12页严瑾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对策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SKGL2021019)”;国家留学基金委访学项目(201806855025)。
日本于2010年正式以法律形式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此后的发展实绩表明,六次产业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激发了农村活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注重一二三产业...
关键词:日本 六次产业 一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高校精准推进定点扶贫的实践理路——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4
《中国农业教育》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严瑾 
南京农业大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实践研究”(NJAUDJ20204);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农科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yjsjg1913);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对策类“十四五”规划课题“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SKGL2020022)。
高校是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部通过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高校特色、构建长效机制等,促进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高校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定点扶贫高校之一,在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和帮扶地区特点,打造了以产业...
关键词:高校 定点扶贫 南京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高校实践理路被引量:17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34-41,共8页严瑾 黄绍华 
南京农业大学党建思政研究项目“高校党建推进精准扶贫的作用及路径研究”(NJAUDJ1920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提升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对策研究”(SKGL2018012)。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步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深度交融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基于比较优势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有效模式。分析近年评选的教育部直属...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高校 衔接 精准扶贫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形象与启示——基于影响力标兵人物的事迹文本分析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20年第10期67-71,共5页黄绍华 严瑾 朱娅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EDY431);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Y070)。
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是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通过对他们的事迹文本分析,揭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角色形象特征,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领航者、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教师 角色形象 标兵人物 
以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产业扶贫的经验被引量:20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81-188,共8页严瑾 陈巍 丁艳锋 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党建思政研究项目“高校党建推进精准扶贫的作用及路径研究”(NJAUDJ19206);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农科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yjsjg1913)。
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校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有效模式。从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凝练出帮助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特色产业转型增值、新型业态融...
关键词:产业扶贫 高校 定点扶贫 产业帮扶 
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培养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6
《中国农业教育》2018年第5期40-45,共6页严瑾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农村服务基地视角下校地协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7Y060);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管理对策项目"提升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对策研究"(SKGL2018012)
围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背景,以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服务基地开展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依据,总结了基地建设、制度保障、校地企合作、教师激励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有效措施,并...
关键词:新农村服务基地 复合应用型 农业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初探:以班级文化为例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17年第3期141-142,共2页黄绍华 严瑾 李艳丹 
2015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自媒体视域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编号:SKPT2015042);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基于‘95’后群体特征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5FYHZD01)的阶段性成果
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对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推进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和创新原则等基本原则。在班级文化载体建设实践探索中形成的"133模式"...
关键词:校园文化 载体 班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