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和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梵汉对音介音学科《切韵》汉译佛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励耘语言学刊》《中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梵汉对音学科述略——纪念俞敏老师一百周年诞辰被引量:1
《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2期1-18,共18页刘广和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XNL014)的成果之一
本文阐述了梵汉对音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汉语音韵传统研究方法在音韵分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分析了传统方法在研究声、韵音值方面的局限。然后讨论了梵汉对音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汉语古音研究做出的新贡献。
关键词:梵汉对音 汉语语音史 汪荣宝 罗常培 俞敏 
音韵学梵汉对音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被引量:5
《博览群书》2017年第4期94-98,共5页刘广和 储泰松 张福平 
俞敏老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诸多问题做了创造性研究,怹的很多成果在相关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怹在梵汉对音研究上做的工作,对这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壹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大力提倡国...
关键词:梵汉对音 学科 音韵学 创造性研究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学术界 国学 
介音问题的梵汉对音研究被引量:9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2-7,共6页刘广和 
用后汉三国、两晋、唐、宋汉译佛经的梵汉对音资料考察汉语的介音,发现i介音至少在东汉就有了,纯四等韵字有从东汉起就对i介音的,证明主张《切韵》纯四等韵无介音的学说不符合译经语言事实。
关键词:介音 语言事实 《切韵》 汉语 韵字 符合 汉译佛经 东汉 后汉 三国 
历史语言的若干研究方法评议——读徐通锵《历史语言学》札记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00年第5期73-78,共6页刘广和 
关键词:历史语言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历史比较法 语言基础 
屈原的人格与诗歌
《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9期55-59,共5页刘广和 
关键词:习俗 纪念 端午节 龙舟 粽子 屈原 地方 诗歌 人格 
熟语的语形问题被引量:3
《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288-292,共5页刘广和 
一引言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固定短语,在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里头一般统称熟语。叫熟语不一定最合适,本文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书卷气味浓,通常用四个字构成的,比如"美不胜收"、"花好月圆",叫成语。下剩的口语意味浓的,比...
关键词:语形 歇后语 熟语 现代汉语 惯用语 表现形式 组成成分 固定短语 同义语 成语 
异体词语和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88-89,共2页刘广和 
异体词语和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刘广和(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教授)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应当有一部比较好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就遇上一系列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单拿立条目这一件事来说,它牵...
关键词:异体词语 异形词语 书写形式 语音形式 语言文字 现代汉语 理论问题 规范词典 驴头不对马嘴 定于一尊 
试论唐代长安音重纽——不空译音的讨论被引量: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109-114,共6页刘广和 
“重纽”是汉语音韵学中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音值”的构拟,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依据唐代不空和尚汉译梵咒材料,推测重纽三四等字语音区别在于介音,三等r介音、四等i介音。并且对r介音来源和重纽对立存在的时间、地域作了探索,解...
关键词:重纽 介音 汉语音韵学 《广韵》 对音 汉译 唐代长安 元音 材料 慧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