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雍

作品数:13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史传文学史传文学特色《陈书》《梁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典文学知识》《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史》《北史》与小说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21年第4期57-67,共11页李少雍 
李延寿修《南史》《北史》的准则,是广采异文,引发读者的兴趣。因此其史书中颇多小说家言。而小说家与史家的某些工作有相通之处。史传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的价值在此。
关键词:小说家言 史家想象 同规共贯 
我的古典文学研究之路
《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第4期3-11,共9页李少雍(口述) 李心灵(整理) 
我从四岁开始学习古文,小时候喜欢背诵《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中学时代喜欢看《语文学习》等杂志,也比较喜欢自然科学,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学了文科,当时语文考试的成绩也还不错。大学考到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之后辗转到...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 《语文学习》 师范学院 《三字经》 重庆万州区 启蒙读物 中学时代 自然科学 
“文胜质则史”——关于《晋书》的文学语言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28-35,共8页李少雍 
古代文史关系密切,史笔往往同时又是文笔。《晋书》的叙述之文,爽劲而富有生气,论赞之文用声调铿锵、辞藻华美的骈体写成,其人物语言里既有口语或"鄙言",又多润色和文饰之处。因此《晋书》的语言既是史乘语言,又具有文学语言的特征。
关键词:  文学语言 
史传里的琐事记载——《晋书》文学特色脞说
《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28-38,共11页李少雍 
史书里是否可以记载"无关军国"的琐闻轶事,这是历史编纂学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我国和西方史籍中,搜奇记异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记载琐事是许多历史家,特别是《晋书》的作者所乐于采用的一种史笔。这种史笔对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关键词:《晋书》 琐事 史传文学 
姚氏父子的文笔与史笔——读《梁书》、《陈书》札记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79-92,共14页李少雍 
本文以姚察、姚思廉父子修撰的《梁书》和《陈书》作为考察的对象 ,论述其成书的经过。在此基础上 ,具体考察了姚氏父子的政治态度以及修史叙事的笔法和技巧 ,特别着重分析了他们对于激烈战争场面的动人描写。本文还以曹景宗、吕僧珍、...
关键词:成书 文笔 描写 叙事 札记 历史人物 政治态度 修史 战争 笔法 
《隋书》的记事载言和人物描写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1期44-53,共10页李少雍 蒋先伟 
本文论述了《隋书》在记事载言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特征,作者认为,《隋书》不 仅语言简练、清新,而且叙事精纯、详备,其史文较十一部六朝正史更为完美,难 以移易。
关键词:<<隋书>> 记事载言 人物描军 文学评论 史传文学 
史传文学家 魏收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3期69-73,共5页李少雍 
魏收(506—572),北朝齐史学家、文学家,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时就已开始做官。东魏、北齐时,因其文才颇受历代皇帝的赏识,仕途比较顺利,一直做到尚书右仆射。他的官职虽屡有变化,但他一生的主要职务,则是起草诏令和编写史书,...
关键词:史传文学 魏收 北魏 史学家 文学家 东魏 主要职务 文学才华 北朝 历代皇帝 
略论六朝正史的文学特色被引量:7
《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10-23,共14页李少雍 
关键词:六朝 文学特色 正史 《南齐书》 史传文学 代表作品 《宋书》 《魏书》 
中国古代的文史关系──史传文学概论被引量:15
《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4-17,共14页李少雍 
史传文学,又称历史文学,即史乘而有文学价值者,换言之,就是兼具史学和文学两种属性的历史记载。它在文化史上属于所谓“边缘”学科。研究史传文学,不仅可以了解它本身的规律,拓宽文学史的领域,并且对于弄清文、史间的密切关系及...
关键词:史传文学 文学概论 文史关系 古代 中国 历史文学 文学价值 历史记载 
后稷神话探源被引量:1
《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18-29,共12页李少雍 
一关于后稷"事迹"的全面记述,始见于《诗经·大雅·生民》。它实为一篇浓缩的后稷史诗。《诗经》里述及后稷的诗,还有《大雅·云汉》、《周颂·思文》、《鲁颂·閟宫》等。《閟宫》首章叙后稷神异诞生及发明耕稼,与《生民》略同。《...
关键词:后稷 《诗经》 神话 《春秋繁露》 《吴越春秋》 《史记》 《列女传》 《生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