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

作品数:24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模因象似性词汇地名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然科学总论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地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貌语用学》述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李斐 唐国平 
一、引言 Leech(1983)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介绍的语用语言礼貌观和社会语用礼貌观的区别已被广泛接受。但最近语用语言礼貌观稍有些被忽略,所以2014年Leech在《礼貌语用学》中专门回到语用语言观上,根据自己对礼貌研究30多年的积...
关键词:语用学研究 礼貌观 社会语用 言语事件 礼貌现象 跨文化语用学 交际意义 礼貌理论 礼貌策略 格莱斯 
黎巴嫩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探究及启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李斐 唐国平 
黎巴嫩这块多语教育的神奇地方,动机理论有影响的诸多模式在这里都得到了新发展、新突破:学习者身份识别的主要部分从阿语遗产让位给法语,法语正迁移导致对英语更具有开放性;外在激励不仅没有削弱学生自主性,由于符合自我决定论,反而使...
关键词:黎巴嫩中学英语 融入性动机 二语动机自我理论 
对外汉语中“红化”与“绿化”产出之认知阐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3-57,共5页李斐 唐国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川剧中特色词汇研究"(14SA0207)阶段性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纵聚合、模因、母语负迁移等诸多因素产出了"红化*"。针对该言语现象的产出,目前众多的"X化"理论都难以从深层次阐释清楚,忽略了从实践—认知—语言的角度探究"红化*"和"绿化"各自在英、中文化中产出的理据;...
关键词:“红化” “绿化” 理据 词汇语用调适 象似性 
同音异义幽默的模因阐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95-98,共4页李斐 唐国平 
同音异义幽默的理解模式是指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模音的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在临时概念(ad hoc)的基础上再次使用模因的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等手段来形成新的语境集C1…Cn帮助听话人实现说话人意图的逆向同构。听话人...
关键词:同音异义 模因 自创语境 言后之果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被引量:3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李斐 唐国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川剧中特色词汇研究"(14SA0207)阶段性成果
"救火"中动词"救"和宾语"火"在语义上有明显的语义矛盾,属于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该结构的产出和理解都需要经历从原概念"火"到临时概念(ad hoc concepts)"火*"的充实过程。在非常规"救火"中,又分别经历了"救火"ICM的隐喻投射和转喻...
关键词:救火 火* 语用 认知 
动宾结构中动词虚化的认知阐释被引量: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8-52,共5页李斐 唐国平 
动宾结构中常有动词虚化现象,但是从句法学角度检测却没有发现"V+a look(at)"中动词的语法性虚化,而是与同源动词结构"look(at)"在词汇序列方面填入词槽时的方式不同,属于"look(at)"短语的词汇化过程,与同源结构"look(at)"构成霍恩等级...
关键词:“V+alook(at)”结构 虚化 阐释 
重复所致多种修辞格的象似性阐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56-60,66,共6页唐国平 李斐 
语言与现实同构,刻意重复所致的各种修辞格就是其典型体现之一。基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认知原则,辅以象似性中的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等,来就因重复而产生的回文、花园路径、夸张、排比、连...
关键词:重复 因重复所致的多种修辞格 象似性 
间入法构词的语用阐释
《英语研究》2013年第4期5-9,共5页唐国平 李斐 
在词汇中间插入其它词汇、短语甚至小句这一构词现象在语言学领域不仅引发了命名上的论战,而且暴露了语义阐释方面的理论缺陷。本文就其名称进行了梳理,分析其语义理论方面的不足,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该构词现象的象似性、模因传播和顺...
关键词:间入法 理论缺陷 象似性 模因 顺应论 
间入法构词的认知阐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李斐 唐国平 
在词汇中间插入其它词汇、短语甚至小句这一构词现象在语言学领域引发了不仅在命名上的论战,而且在语义阐释方面也暴露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缺陷。间入部分的结构和位置等都受制于实践-认知-语言这一加工模式,象似于生活。
关键词:构词 间入法 语用意义 
T移位到C疑问算子丢失的认知语用学阐释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8-51,共4页唐国平 李斐 
本文作者就《高级英语》课文中一小句提出问题:T移位到C疑问算子为何丢失?从句法不自足方面分析发话人思维模式,探究该话语产出过程是‘截搭’等思维模式的结果。再从认知语用层面来分析表‘提问’功能的疑问句式转向表‘命令’,探究本...
关键词:T移位到C 疑问算子 语用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