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债转股银行并购雷达数据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沿海企业与科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财经科学》《西南金融》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认股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80-86,共7页罗建 罗从正 李崇高 
作为一种类似于期权的金融衍生产品,认股权证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必然会对标的股票产生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认购权证标的股票和认沽权证标的股票的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和累计异常收益率(CAAR)的变化,通过综合分析认购权证和认沽...
关键词:认股权证 标的股票 标的股票价格 
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问题研究被引量:2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6期84-85,共2页李昕 罗建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的现象,其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内在动因。同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存在许多问题,使中小投资者利益收到很大的损害,因此,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监...
关键词:关联交易 资产重组 上市公司 问题研究 历史原因 投资者 
基于差异系数变型的投资组合的研究被引量:1
《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0期109-110,共2页吕声浩 罗建 
本文先分析了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局限性,然后利用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用特征根模拟组合的风险,并在差异系数的变化后建立不同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模型的目标函数,以此作为投资组合收益极大化的指标,同时给出了在...
关键词:投资组合 差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投资组合理论 差异系数 变型 投资组合模型 投资组合收益 投资组合策略 马柯维茨 主成分分析 协方差矩阵 
反担保制度研究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4期156-159,348,共5页罗建 陈红莹 
反担保制度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 ,由债务人向第三人提供的确保第三人追偿权实现的担保制度。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反担保制度的立法情况 ,论述了反担保的基本特征、种类、成立要件与效力范围 。
关键词:反担保 反担保制度 本担保 债权 
同险—收益对应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并购的影响
《财经科学》2002年第6期42-45,共4页罗建 
文章运用资本市场中流行的风险———收益对应理念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购中应注意和借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商业银行并购中的风险———收益理念 ,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购中应树立风险———收益对应理念 ,以利于推动国有商...
关键词:风险-收益理论 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并购 
试论债转股股权退出的难点被引量:1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91-93,共3页罗建 况杰 
国家在实施债转股股权退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问题。该文就债转股企业经营困难问题 ,股权退出的期限问题 ,股权退出时各利益主体的平衡问题 ,股权退出的方式选择问题 ,股权退出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有助于我国...
关键词:债转股 股权退出 难点 
论债转股中的博弈关系被引量:6
《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2期138-141,共4页罗建 况杰 
债转股实际上是一项对我国金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并对其相关利益进行重新调整的政策 ,它必然引发参与金融资源重新配置的四大利益主体 ,即国家 (政府 )、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争夺稀有的“国有”金融资源而进行...
关键词:债转股 博弈关系 中国 金融资源 政府 国有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工商银行并购友联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启示
《西南金融》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罗建 王歆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我国已形成一个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新的增长点 ,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为补充的商业银行体系。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工商银行 ,经过改制实现市场化经营 ,是其长远发展的既定方向。此...
关键词:中国 国有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 友联银行 银行并购 
西方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财经科学》2001年第S2期76-78,共3页罗建 杨晓明 
关键词:政府行为分析 企业并购 西方企业 市场集中度 并购行为 西方国家政府 市场份额 企业兼并 规模经济 公正交易委员会 
我国隐私权问题探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陈红莹 罗建 
隐私权是法学领域中出现很晚的研究课题,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它才被多国确认为予以保护的民事权利。享有人身权利的中国公民的隐私权不仅应受他人尊重,而且应专门立法来使之得以实现。
关键词:隐私权 中国 民事权利 个人信息控制权 公开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