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红跃

作品数:50被引量:1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技术哲学生命生命哲学人造物胡塞尔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通识教育研究》《中国图书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德格尔的“工作”本体论
《德国哲学》2024年第1期254-264,274,共12页 舒红跃(译) 罗祖唯(译) 
一般而言,海德格尔研究者将此在的基本范畴理解为操心、烦,忽视操心可以进一步被理解为人在生存活动中的劳作或工作。本文探究如何从工作角度理解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建构思路。只有在深入理解人的工作以及自然本身自在和自发的工作机制之...
关键词:此在 在世界之中存在 劳作 
人工智能生命:演化方式、危险与伦理考量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舒红跃 张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认知科学哲学视域下的人工共情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CZX020)。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最主要的分类之一。在存在论层面,弱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的技术手段,而强人工智能则是如同其他生命一样,可在真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工的智能生命。按照生命演化史上其他生命,特别是人类的进化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生命 演化 伦理考量 
自然科学的数学化危机——胡塞尔科学批判中人学视阈的凸显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6期5-10,共6页谢辰禾 舒红跃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晚期胡塞尔转向一个不同于其早期现象学科学批判的全新出发点,即客观主义和技术主义批判,并由此论述欧洲科学危机问题。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通过分析几何学的起源这一例证,胡塞...
关键词:欧洲科学危机 客观主义 技术主义 几何学的起源 
人工智能: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又一条探索之路?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35-142,F0003,共9页舒红跃 陈翔 
海德格尔早期从存在者出发研究存在,后期着力于直接从存在本身追问存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无法被完全割裂,可以有别于海德格尔,不是从某一个在存在者、存在论层次上具有优先性的存在者来追问存在,而是从不同存在者(前人类、人类...
关键词:人工智能 海德格尔 存在论 存在者 生命共同体 
肖像制作与人的自由
《德国哲学》2022年第1期59-75,341,共18页 舒红跃(译) 陈翔(译) 
在这篇文章中,约纳斯试图通过肖像制作来确定人在动物王国中的特殊地位。在分析了肖像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征之后,约纳斯探讨了肖像制作与观察所需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也就是发现相似性和将形式与质料分离的能力。为了阐明这两种能力,约...
关键词:人类 肖像制作 自由 
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49-50,共2页舒红跃 吴娇 
立足生命哲学,把智能(包括人造的智能)看作服务于生命在世存在的手段,我们便可以对人工智能做本体论一存在论层面的区分。如果机器只具备感知、计算由人类设计的微观世界的能力,只能在这一特定的微观世界中活动,无法成为一种能在真实物...
关键词:人工智能 微观世界 生命哲学 哲学视域 本体论 存在论 
人工智能:一种新技术还是一种新生命——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探究被引量:4
《江汉论坛》2022年第2期18-23,共6页舒红跃 吴娇 
如何区分强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认识论—认知主义角度着手,从思维、感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对智能的研究。以柏格森等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家从生命在世存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认为生命体的智能是服务于...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生命哲学 技术 生命 
上帝是一个数学家吗?新陈代谢的意义
《德国哲学》2021年第1期211-235,244,共26页汉斯·约纳斯 舒红跃(译) 李早(译) 
“从上帝创造的内在证据来看,宇宙的伟大造物主现在开始作为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出现。”约纳斯是从对这一现代自然数学观点的分析开始的,他试图说明数学的自然观在现代语境的意义,以及现代自然数学所宣称的宇宙创造者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
关键词:上帝 数学家 生命 新陈代谢 
生命哲学视域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47-48,共2页舒红跃 张晓明 
在人类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流哲学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一条明显的且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一鸿沟的两边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者。问题是,虽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多区别,但是这些区别足以使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吗?作为“第...
关键词:现代遗传学 哲学视域 欣赏艺术 黑猩猩 西方主流 信仰宗教 鸿沟 如何看待 
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吗?--生命哲学视域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62-69,共8页舒红跃 张晓明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从现象学到生命哲学: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16ZD018)。
在人类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流哲学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一条明显的且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虽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多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不能让我们得出人类不再是一种动物了的结论。戴蒙德借助演化人类学、古生物学等...
关键词:人类 动物 生成 生命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