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逢春

作品数:48被引量:47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多>>
发文主题: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在线学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重构
《开放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4-13,共10页苗逢春 
当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技术成熟度、专业模型的行业普及度、智能工具的合规管控度和人机互动的个体赋能度均达到可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全社会创新工具的阶段,人类社会即进入后人工智能时代。本文从支持中国在后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代差竞争优...
关键词:后人工智能时代 智能社会公民 人机协作能力 智能科学发现 智能时代的文明演进 人工智能能力建设 智能化转型治理升级 
为智能社会公民素养奠基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11期1-12,共12页苗逢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9月颁布了全球首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文是对该能力框架的解读。世界各国将先后步入智能社会的新时代,以理念引领和公民素养培养为核心职责的教育系统须预前构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社会所需的智...
关键词:学生人工智能能力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 智能社会公民素养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观念 人工智能伦理 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应用技能 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基于教师权益的自主人工智能应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被引量:12
《开放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4-16,共13页苗逢春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人工智能在逐步以拟人智能体的技术形态助推“教师、学生和人工智能”三角教学互动关系的构建,并在人机互动中挑战教师的能动性,这凸显了教师理解和秉承以人为本的人工...
关键词:教师人工智能能力 教师、学生、人工智能三角教学关系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观念 人工智能伦理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人工智能与教学法整合 人工智能支持教师专业学习 
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的基本争议和对策被引量:36
《开放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4-15,共12页苗逢春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的系列解读第二篇,着重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引发的基本争议。“基于工作过程”技术缺陷,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引发加速数据贫穷、技术不透明导致服务辖区内治理缺...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容加工 训练数据集来源 公平、包容及语言文化多样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其教育适用性考证被引量:76
《现代教育技术》2023年第11期5-18,共14页苗逢春 
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进行系列解读的第一篇,文章着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原理进行追本溯源的辨析并考证其教育适用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可跨人类思维表征符号加工和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人类思维符号表征 价值观及语言偏见 教育适用性 基础模型 
以多元主体参与促进数字化学习——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获奖项目的研究被引量:1
《世界教育信息》2023年第5期52-60,共9页侯松岩 苗逢春 
2022年度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基金项目“国际视域下数字技术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2210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引导全球各地教育发展、支持各地教育体系应对当代挑战方面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2022年11月,《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UNESCO教育信息化奖获奖项目》出版。该奖为促进世界各地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借鉴。文章...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行动和实践 数字技术 全球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数字文明变局中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被引量:25
《电化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47-63,91,共18页苗逢春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驱动的数字文明变局背景下,教育供给与管理的供给侧数字化改革、数字人才及数字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育人需求侧内生实践创新以及教育对数字社会秩序重建的预前引领。文章在分析技术逐利和人文主义两种数字文...
关键词:数字文明变局 数字人文主义 教育数字化战略性自主 基于升维技术的教育数字基建 数字包容与作为公共产品的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与数字科创 数实均权与创用内生 科技伦理与数字社会秩序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跨维层辨析与实施被引量:1
《上海教育》2022年第36期14-14,共1页苗逢春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驱动的文明变局。我们希望技术的研发会面向公共利益,而不是激惹私欲。同时,技术要确保不被强权操控。高维层技术不对等地管制和压制弱势群体,我们希望有这么一种制度建设在保护弱势群体。同时我们希望新技术能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弱势群体 技术驱动 公共利益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解析与治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教育解读被引量:47
《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6期22-36,共15页苗逢春 
该研究力图揭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需应对的私有数字治理体把控的人工智能伦理霸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失序和主权国家人工智能治理滞后的现状。从机器决策与人文实践互动的维度界定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剖析基于数据和算法的预测和...
关键词:数字私有治理体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 生物圈整体视域中的价值观 公平和非歧视 伦理影响评估框架 数据政策 
概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被引量:5
《基础教育》2022年第1期5-31,共27页苗逢春 
联合国机构已成为一类活着的独特人类学现象和文化,对其全球治理的查考和研究应借鉴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秉承的人文主义理念逐步演变为从生物圈整体观视域审视教育在支持人类追求公共利益中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
关键词:具身反思法 生物圈整体论视域中的人文主义理念 全球治理法律文据 政府间共治体 人文主义理念引导的科层制行政体 强势国家治理主体间的妥协 去国家中心主义多元治理格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