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东

作品数:121被引量:95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檗碱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化合物冠状病毒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然活性成分抑制皮肤胶原蛋白流失的研究进展
《药学学报》2025年第2期269-279,共11页胡楚涓 王璐璐 蒋建东 李瑞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3-ZX-88);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1-016)。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抵抗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胶原蛋白是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胶原蛋白的流失不仅影响皮肤的美观,同时损伤皮肤健康并影响正常功能的行使,寻找延缓皮肤衰老与抑制胶原蛋白流失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皮肤...
关键词:胶原蛋白 天然活性成分 皮肤衰老 线粒体 
生物熵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药学杂志》2025年第3期209-213,共5页郭慧慧 高天乐 马晓蕾 铁偲 蒋建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2104254,8237406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资助(2023-XZ-88)。
熵是一个源于物理学的概念,表示物质紊乱的程度。熵增定律是揭示事物消亡的自然规律。在生物学领域,也可用熵来度量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质量,一般来说,生物熵越低越好。生命体依赖其自组织、防御、自愈、抗磨损和适应等负熵能力来对抗熵增...
关键词:生物熵 高度有序 生理信号熵 中药 药效评价 
抗生素与肠道菌群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5年第1期1-5,I0001,共6页崔瑾锦 王璐璐 蒋建东 
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临床医院最常规使用的药物之一。另一方面,近20年来,大量研究都不断揭示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得调节肠道菌群成为健康科学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代谢性疾病等慢病而言。考虑...
关键词:抗生素 肠道菌群 代谢 机体健康 
探索药物靶点:寻找“头雁分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6期489-492,共4页李瑞 任刚 韩燕星 王璐璐 蒋建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2-002,2022-I2M-1-016)。
新药发现的关键之一是药物靶点,本文探讨了新药研究中对药物靶点的研究和一些思考。虽然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可以有几万个蛋白质分子,但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只有极少数,它们的功能配置如同大雁群在迁徙飞行中的“头雁效应”。从治疗疾病的...
关键词:药物靶点 药物设计 头雁分子 
深研中国原创古今品种,推动临终关怀用药中国方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6期554-562,共9页张红娟 林媛 孙忠杰 高天乐 韩燕星 蒋建东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资助项目(2023-XZ-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7406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慢病和癌症高发。老年慢病及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迫切需求应受到社会重视。临终关怀用药作为提升生命终末期尊严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在西方国家起步早,而我...
关键词:临终关怀 姑息性治疗 传统中药 新药 体制创新 
生物膜用于纳米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5期385-391,共7页杨斯童 王璐璐 蒋建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22-I2M-2-002、2021-I2M-1-070);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中国原创药有组织科研战略研究(2023-XZ-88)。
生物膜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近年来在纳米药物递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生物膜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递送的靶向性和降低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生物膜在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包括红细胞膜、白细胞膜...
关键词:生物膜 药物递送 靶向性 生物相容性 
小檗碱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减缓阿托伐他汀诱发的斑马鱼脑出血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4期298-307,共10页刘馨妍 陈博 蒋建东 张靖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30)。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阿托伐他汀(ATV)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ATV诱导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同时给予BBR,观察其出血情况及神经损伤,并对其出血后炎症因子和运动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分离斑马鱼脑部组织进...
关键词:斑马鱼 小檗碱 脑出血 JAK/STAT信号通路 
肠道菌产生酶与天然药物互作对疾病的影响被引量:1
《药学学报》2024年第8期2183-2191,共9页王志宇 申浩然 韩燕星 蒋建东 蒋卫 郭慧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254);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230484467);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21-I2M-1-007)。
天然来源的代谢产物是药物研发的宝贵资源,对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作为机体的“第二基因组”,蕴含丰富的物质代谢酶,可与机体摄入的药物等外来物质相互作用,改变疾病进程。本文总结了肠道菌产生酶与天然药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关键词:天然药物 肠道菌群 肠道菌产生酶 疾病进程 药物研发 
零期临床助力中国原创药研发新范式迭代被引量: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张涛 施蒙 计欣 李天女 唐立钧 蒋建东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学部重点项目)(2023-XZ-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5135)。
新药研发是一项耗时长且风险高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由于药物的安全性很难预料,药物开发失败花费的75%左右都在早期临床阶段。零期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微剂量”研究快速获得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等重要信息,为后期的药物临床...
关键词:零期临床 新药研发 核素标记与成像 器官芯片 
“食药同源”的生物学原理被引量:1
《药学学报》2024年第6期1509-1518,共10页丁劲文 迟湘胤 张玉 王璐璐 蒋建东 林媛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3-XZ-88);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22-I2M-1-016).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求日益增长,“食药同源”的理念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食药同源”概念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食疗、药膳、养生及治未病等多种思想的凝练。“...
关键词:食药同源 治未病 肠道菌群 化学基础 药理作用 标本兼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