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泉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词选淡薄致仕文体辨析词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索》《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宋人词选之词题的作者归属及其成因探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薛泉 
对宋人词选之词题的作者归属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渐至明朗,并逐步趋向合理化的历程。宋人词选词题,多数为编辑者所拟,少数是词作者所为。在对早期词体认识发生偏向的理论指导下,宋人词选编者有感于宋词文本与调名乖离,从而拟作...
关键词:词选 词题 归属 代拟 宋朝 
李东阳复古文学思想探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310-315,共6页薛泉 
在明代复古文化背景下,李东阳的文学思想蕴含着诸多复古因子。其复古文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鲜明的特性:兼师众人之长,自铸一己风格;注重诗音乐美,恢复言情本质;以复古为通变,探索文体革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代中期文风转向...
关键词:李东阳 复古 铸格 言情 通变 
南宋词人黄昇隐居的社会文化动因探析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薛泉 
客观地讲,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词人黄昇隐居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南宋的冗官现象、动荡的时局、以隐蓄名等是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促成了黄昇走上归隐江湖之路。
关键词:黄昇 隐居 社会文化 动因 
试论李东阳的文体辨析说被引量:2
《殷都学刊》2005年第4期86-89,共4页薛泉 
李东阳文体辨析说是明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由体类之辨与体派之辨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构成,是其诗文理论基石,针对性强,意蕴深刻。其说意在辨清文体畛域,回归诗歌当行本色、规范行文、指导写作、改革文风,客观上又启迪了“七子”之崛...
关键词:李东阳 文体辨析 体类 体派 
论李东阳的“吏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75-78,共4页薛泉 
“吏隐”是李东阳调和其仕宦与隐逸的折衷之举,是其为自己寻找的一身处台阁的“山林”精神家园,折射出了其思想深处“吏”与“隐”的矛盾。其“吏隐”,虽招致了时人的非议,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对其文学思想影响深远。
关键词:李东阳 吏隐 台阁 山林 
尊体意识与南宋词选之兴盛被引量:2
《求索》2005年第11期149-151,共3页薛泉 
词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南宋词选的兴盛,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尊体意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南宋人的尊体意识大致涵盖以词选宣传复雅、为词存史、开立宗派、扩大词之影响等几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对构建当时词...
关键词:尊体意识 词选 南宋 词学 文学评论 
黄昇《花庵词选》的编纂动机及其成书的文化背景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14-117,共4页薛泉 
为词存史、以词娱乐,是黄编纂《花庵词选》的主要动机。南宋“复雅”思潮及诗文选评风气之盛,是《花庵词选》成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背景。
关键词:黄昇 《花庵词选》 存史 娱乐 复雅 选本 
论李东阳的仕宦意识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97-500,共4页薛泉 
李东阳的仕宦意识经历了一个由强烈到淡薄的发展过程。弘治十四年以前,他的仕宦意识比较强烈,这主要与其少年教育、仕途经历、君臣关系有关。之后,这种意识逐渐淡化;至正德间,已非常淡薄。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点:功成身退思...
关键词:李东阳 仕宦意识 致仕 淡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