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宴会

作品数:28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唢呐音乐艺术民间音乐仪式乡村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唢呐班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与机制研究
《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赵宴会 赵海迪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唢呐系乐种体系化研究”(2020BD058)阶段性成果。
婚礼仪式、葬礼仪式及其他仪式为中国乡村唢呐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点,通过描述婚礼仪式、葬礼仪式及其他仪式用乐的变迁过程,深入阐释用乐变迁的核心驱动机制,可以发现:婚礼仪式用乐在文化涵...
关键词:唢呐班生态 仪式用乐变迁 
以美育创新实践推动未来人才培养
《江苏教育》2024年第29期1-1,共1页赵宴会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代社会,教育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成为塑造个体心灵和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途径。小学阶段的美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 美育实践 创新实践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不可替代 多元文化交融 关键途径 
海纳百川 取行则远——全球中国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人民音乐》2024年第4期78-80,共3页梁江歌 赵宴会 
2023年11月4日至5日,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全球中国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牛津手册:中国和海外华人音乐》全球首发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爱尔兰、加拿大、韩国...
关键词:学科内涵 交流探讨 中国香港 古代音乐 海外华人 高校专家 中国台湾地区 海纳百川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校园合唱实践路径探析——以天行健合唱团为例
《大学(思政教研)》2022年第7期42-45,共4页刘黎明 赵宴会 
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专项研究(品牌活动)“校园合唱活动常态化研究”(项目编号:ppwh202003)。
合唱活动是一项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具有纪律性、组织性和高艺术性要求的团体活动,作为一种贴近师生、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独特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在校园推广,因此,本研究针对农学院合唱团未来发展,成立了天行健合唱团。文章通过...
关键词:红色音乐 校园合唱 红色文化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当下苏北地区柳琴戏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22年第3期118-127,共10页张宇航 赵宴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华音乐文化多元一体发展史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9BD047)阶段性成果。
柳琴戏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地方剧种,苏北和鲁南尤为兴盛。苏北地区的柳琴戏面临着本体个性模糊、人才流失断层、观众群体减少三大问题。其中,本体个性模糊是由于存在适应现代需要与缺乏文化自信的二元张力,人才流失断层是由于...
关键词:柳琴戏 “同质化” 文化认同差异 “民俗化” 传承与发展 
变迁中的“草根乐班”业务运行与行规行话——基于苏北唢呐班分析被引量:2
《民族艺术》2021年第2期148-158,共11页赵宴会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17FYS012)阶段性成果
作为地道的乡村"草根乐班",苏北唢呐班自诞生以来,几百年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必然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这可从其业务运行及行规行话方面管窥一斑。20世纪80年代之前,唢呐班业务运行方式以被动"允事"型为主,行规行话丰富多样,并颇被恪守...
关键词:草根乐班 生存变迁 熟人社会 高语境 去江湖化 
融合相生 活态传承——近30年苏北乡村唢呐班乐器变迁研究被引量: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33-142,共10页赵宴会 赵士玮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江苏"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近30年,苏北乡村唢呐班所用乐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表现在:在种类上,不断新增其他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电声乐器等;在来源上,由民间手工制作为主转变为专业乐器厂制造为主;在组合上,由传统吹打型渐变为中西乐器和电声乐器的混合型;...
关键词:音乐文化遗产 民间唢呐班 乐器变迁 活态传承 文化涵化 
论乡村草根乐班的经济运作——基于20世纪苏北“唢呐班”经济运作习俗变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61-68,共8页赵宴会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非遗视野下的苏北唢呐班研究"(12YJC760122)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地道的乡村草根乐班,服务于农村民俗活动的"唢呐班"在苏北地区普遍存在,至少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唢呐班艺人在长期的从艺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经济运作习俗。20世纪以来,唢呐班固有的经济运作习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经济...
关键词:苏北唢呐班 经济运作 文化变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变迁被引量:3
《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1期130-137,144,共9页赵宴会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遗’视野下的苏北唢呐班研究"(批号12YJC760122)成果
本文基于心理、理论、实践三者不同音高概念,从心理、理论、实践三种律制1理念出发,利用GMAS2音乐分析系统软件,对苏北唢呐班的主奏乐器"唢呐"进行测音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经历了"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
关键词:苏北民间唢呐 实践律制 变迁 模糊律制 近十二平均律 
澳大利亚高等音乐院校器乐考试管窥--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器乐表演专业为例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3年第6期207-209,共3页赵宴会 
受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的资助,笔者以访问学者身份于2011年4月28日至2012年4月28日,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活动。笔者通过亲自听课、授课、参演、观演、访谈、搜集文档等方式,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音乐学...
关键词:音乐艺术 音乐教育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 器乐 考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