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作品数:36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冯友兰新理学现代新儒学语言产业牟宗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语言文字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习反馈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元分析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年第8期139-146,共8页陈鹏 白佳鹭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计算思维生成过程和评价模型研究”(编号:KM202310028004)。
反馈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界对反馈如何影响学习投入,尚未达成一致性认识。研究通过对SSCI期刊27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一是反馈对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投入等三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且对情感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
关键词:反馈 学习投入 学习反馈 元分析 
“直接之知”“知识之知”与“如实知”——唐君毅广义知论要义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陈鹏 
作为现代新儒学心学一系的重要代表,唐君毅通过心觉所向所应、心之感通明觉以及知情意之联通形成对“广义之知”的概念界说。在这个概念视野下,他将知区分为“直接之知”与“知识之知”,又将“直接之知”区分为“先知识”之知与“超知...
关键词:唐君毅 广义知论 直接之知 知识之知 如实知 
思辨与实践之间: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3-153,共1页陈鹏 韩乔治 
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可以概括为两个典型方向:一是知识性、思辨性的哲学方向,以冯友兰为代表;另一是生命性、实践性的哲学方向,以熊十力、牟宗三为代表。冯友兰主张哲学是严格理智和逻辑下的思议言说的理论系统或知识系统,哲学的目标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熊十力 冯友兰 牟宗三 哲学观 哲学的目标 思辨性 实践性 
思辨与实践之间: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以冯友兰、熊十力和牟宗三为中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3-120,174,共9页陈鹏 韩乔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新儒学话语研究”(18BZX083)。
理解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是理解现代新儒学“哲学化重建”的方法基础。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可以概括为两个典型方向:一是知识性、思辨性的哲学方向,以冯友兰为代表;另一是生命性、实践性的哲学方向,以熊十力、牟宗三为代表。冯友兰主张哲...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 哲学化重建 思辨哲学 实践智慧学 哲学观 
扩展与收敛:现代新儒学中的仁学——以冯友兰、牟宗三和杜维明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11期111-117,共7页陈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新儒学话语研究”(编号18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因此,现代仁学的开展中关于道德“本体性”强弱的思想线索有二:一是仁之本体性的“...
关键词: 道德 一本性 扩展 收敛 
扩展与收敛:现代新儒学中的仁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03-203,共1页陈鹏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 仁体 仁学 统摄 道德 焦点问题 文化 
扩展与收敛:现代新儒学中的仁学——以冯友兰、牟宗三和杜维明为中心
《哲学动态》2023年第6期23-30,127,共9页陈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新儒学话语研究”(编号18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因此,现代仁学的开展中关于道德“本体性”强弱的思想线索有二:一是仁之本体性的“...
关键词: 道德 一本性 扩展 收敛 
许孚远心性论辨析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3期66-72,共7页陈鹏 聂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新儒学话语研究”(批准号:18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许孚远的心性思想主要是在批评阳明后学尤其是现成派王学的背景下形成的。为矫正阳明后学一任灵明、空谈本体之弊,许孚远融气入心,主张心性“非一非二”;标举性体的至尊至善义,力主“无善无恶不可为宗”;并尝试以觉论性。许孚远心性论...
关键词:许孚远 王学修正 心性 实修 刘宗周 
“物理-逻辑性”与“生物-文化性”之间: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化边界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20-124,共5页陈鹏 
超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达到奇点状态,即最终成为可以自我设计、优化、制造出任何技术的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绝对的技术主体,从而超越并支配人类智能。超级人工智能的文化风险可以被描述为"物理-逻辑性"对"生物-文化性"的削弱...
关键词:超级人工智能 极限技术 物理-逻辑性 生物-文化性 整体主体 
冯友兰新理学哲学话语的构建方法
《中国儒学》2020年第1期159-174,共16页陈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新儒学话语研究”(项目编号:18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新理学哲学话语建立的基本方法可以被描述成"接着讲",它的实质性内涵是如何在接续传统哲学逻辑线索的基础上融收现代的、西方的哲学方法。从传统哲学脉络来看,新理学继承了程朱之理气存有论、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传统哲学的人生境界论...
关键词:新理学 哲学话语 方法 两个世界 非独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