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庆旺

作品数:33被引量:2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阶层社会变迁权力谈判社会认知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前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化目标下社会变迁过程与社会心理演变的互动(代卷首语)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4年第2期1-19,I0004,257,共21页谭旭运 韦庆旺 王清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心态特征与演变趋势”(项目编号:23ASH004)的资助。
社会心理演变既是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心理反映,也是影响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演变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随着现代化进程,人们的国家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社会变迁 社会心理 现代化 互动影响 
华人本土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杨中芳教授专访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杨中芳 韦庆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SH1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端于中国台湾的华人本土心理学,旨在跳出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及知识体系,“将华人当华人来研究”,最终建构基于中国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贴合中国人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亲历过美国社会心理学文化反思的杨中芳教...
关键词:传统文化 心理学本土化 中庸思维 华人本土心理学 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角力:社会变迁心理学研究中被忽视的理论命题(代卷首语)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4年第1期1-21,264,241,共23页韦庆旺 谭旭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SH141)的资助
社会变迁是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尽管研究者对社会变迁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进行了诸多梳理和总结,但仍缺乏对社会变迁及其机制进行深入阐述的整合理论分析。本文将社会变迁与变迁认知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下,结...
关键词:社会变迁 变迁认知 经济发展 文化传统 现代化理论 
社会阶层与社会变迁认知:基于能力和热情维度的考察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4年第1期224-240,248,共18页韦庆旺 阳光耀 吕艳奇 董文兰 邦丽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SH141)的资助
不同于社会心理变迁研究关注人们的心理如何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实际改变,社会变迁认知研究考察人们主观上如何看待社会变迁的规律。本研究基于社会变迁的常人理论,探讨个体的社会阶层对其社会变迁认知的影响。研究1采用问卷法,让602...
关键词:社会阶层 社会变迁 能力 热情 
中国社会变迁知觉的“美好明天效应”: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被引量:5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年第1期251-266,274,275,共18页周欣彤 李婵艳 韦庆旺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项目(2018-GMG-005)成果。
以往研究发现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知觉存在“美好明天效应”,人们认为随着中国社会变迁,中国人的能力和热情水平均会提高,从而区别于一般的认为能力提高、热情降低的社会变迁知觉的民间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281名中国民众进行调...
关键词:社会变迁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健康与教育的阶层差异被引量:4
《心理科学进展》2020年第12期2125-2136,共12页邓子谦 陈晓晨 韦庆旺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19XNB005)。
如何缩小健康和教育的阶层差异,促进社会公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已有的社会阶层心理研究取向中,社会文化视角从不同阶层的文化所塑造的不同自我出发,提出了解释社会阶层生产和再生产的文化循环理论和提升低阶层社会适应水...
关键词:社会阶层 社会文化视角 健康 教育 
流动性社会下文化自信的心理建设进路被引量:1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7-132,共16页陈咏媛 韦庆旺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流动性社会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2020YQNQD00106);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开放课题“转型时代中主导文化信念对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影响机制”(RUCPSY00010)。
文化自信是指一定的文化主体对利用从自身文化中习得的知识和惯例成功处理各种社会情境的积极评估和预期,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价值的自豪感和肯定。在人口迁移、文化迁移和文化变迁三条脉络下,当代社会的“流动性”转向凸显了对文化自...
关键词:流动性社会 文化自信 人口迁移 文化迁移 文化变迁 心理建设 
群体本质主义与群际刻板印象:自然类别和群体实体性如何预测热情和能力?被引量:1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9年第2期123-144,222,共23页韦庆旺 董文兰 武心丹 周欣彤 唐楠棋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XNQ038)成果.
以往研究发现群体本质主义增强群际刻板印象,并对群际关系具有负面作用。但这些研究多采用单一维度界定群体本质主义。本研究从群体本质主义包含自然类别和群体实体性的两维度视角出发,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用两个研究考察群体本质主...
关键词:本质主义 刻板印象 自然类别 群体实体性 
适应性促进大都市移居者的个体主义被引量: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6期1251-1255,共5页苏晨洁 向媛媛 任孝鹏 韦庆旺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RUCPSY0009)资助
目的:检验适应性对于大都市移居者个体主义的影响。方法:以Singelis的自我建构量表、归因任务和"亲亲性"的内隐文化任务作为研究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112个来自于中国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居民样本(原住地组)、120个从原住地移居到...
关键词: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大都市移居者 适应性 
从语言启动效应看汉英双语者的文化适应策略:来自多种文化任务的证据
《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153-160,共8页任孝鹏 刘琳琳 韦庆旺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项目编号:RUCPSY0009)的阶段性成果
采用被试间设计将97名汉英双语者随机分成汉英双语者-汉语组、汉英双语者-英语组,与对照组46名西方欧美人分别完成汉语版、英语版自我构念量表、分类任务、社会网络图和“亲亲性”任务,考察语言启动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有效性以及汉英双...
关键词:汉英双语者 语言启动 文化适应 文化任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