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红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视域归属感自主性动机培养动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学理论》《中外企业家》《海外英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语言范畴模型视域下川黔方言中的贬损话语分析
《今古文创》2022年第44期86-88,共3页马书红 
Semin和Fiedler从语言和社会认知互动的视角,提出了语言范畴模型,他们在该模型中把人际交往中使用的动词和形容词分为语义抽象程度不同的5种类型,即描述性动作动词(DAV),阐释性动作动词(IAV),状态动作动词(SAV),状态动词(SV)和形容词(A...
关键词:语言范畴模型 川黔方言 贬损话语 语义抽象度 
三亚后靠村的苗族婚俗调查
《今古文创》2021年第12期103-104,共2页马书红 
在海南三亚后靠苗族村村民的婚礼上,道公是婚礼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角色是为新婚夫妇主持辟邪与祈福仪式,使婚礼呈现出庄重与神圣的色彩。婚礼上对祖先的祭祀是苗族人祖先崇拜的方式之一。新婚夫妇的干爹兼具媒人、婚礼见证人、伦理教...
关键词:苗族婚俗 干爹制度 仪式 
中介语错误的根源及其揭示的英语学习机制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0年第1期5-6,共2页马书红 
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论文为中介语语料,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学生的典型错误包括:混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滥用流水句型、省略句子动词和误用语态.导致这些错误的表层原因是汉、英的语言类型差异,前者是意合型语言而...
关键词:中介语 形合 意合 语言形式 认知与思维模式 
从自我决定论看外嫁女回乡聚会的深层动因
《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期293-294,共2页马书红 
从表象上看,外嫁女回家省亲聚会是出于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但更为深层的动因却是农村重男轻女的文化和外嫁女在原生家庭中的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外嫁女正是借助于这样的大型聚会而成为全村男女老少关注的焦点,成为整个仪式的...
关键词:外嫁女 自主性 胜任感 归属感 
建构主义视域下西方文化史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8期92-93,共2页马书红 
西方文化史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了解塑造西方文化的深层动因,包括信仰系统、价值观、哲学体系等,从而使学生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文化觉知、提升睿智与德性;冲破母语文化的价值思维惯性和...
关键词:文化 后现代 建构 认知 内化 情感因素 
大学生与工作族对需要的重要性判断调查
《中外企业家》2019年第14期215-216,共2页马书红 
以需要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以70名海南工作族和海南某高校的89名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两组参与者对5种需要的重要性判断。数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组中把生理需要视为最重要需求的百分比最高(38.6%),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30%);而工作组中...
关键词:大学生 工作族 需要 重要性判断 
课堂讨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教学法
《衡水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马书红 
以道德认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以海南某高校的41位大学生为受试,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的德育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后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没有立即提高受试对人生观、价值观、诚实、团结、服务以及语言...
关键词:道德认知 价值观 诚实 服务 语言的影响力 
自我决定论与道德发展的动机培养被引量:2
《学理论》2015年第35期178-180,共3页马书红 
海南省2011年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海南高校学生道德能力发展行动研究"的专项课题基金资助(QJI12532)
自我决定论认为,人在一生中会不断地追求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人的行为动机有五种调控方式,即无调控、外部调控、内摄调控、认同调控、整合调控和内部调控,它们形成一个连续体。从无调控到内部调控,个体的自主...
关键词:自主性 道德 动机 胜任感 归属感 
人类一体视域下的和谐文化构建
《学理论》2013年第35期167-169,共3页马书红 
三亚学院重点应用课题项目<吉利企业文化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XYWT12-02)
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性质,其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和灵性品质是人类一切个人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精神法则,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福祉的基石。人类正迈向成熟期并呼唤普世和谐与安乐,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
关键词:人类一体 多样性 磋商 多重身份 双重目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