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丹

作品数:27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存在论动画母语文学母语人性书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社会科学》《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诗学视域下双雪涛小说结构探究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2-99,共8页伍丹 吴晗 
从文化诗学的独特视域深入剖析双雪涛小说的结构及其深层意义。双雪涛“东北之子”与“失落东北的逃离者”并举的文化身份使其叙事脱离了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复杂的、分裂的文本迷宫;现代主义非线性叙事与现实主义线性叙事、集体话语与...
关键词:双雪涛 小说结构 文化诗学 非线性叙事 开放性寓言 
论王跃文小说中人性之美的诗学向度
《湖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伍丹 吴晗 
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在其一系列政治文化生态小说中,他通过对权力关系的书写,不断丰富着对人性心理结构的深层探索,表达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深度探索,呈现了知识分子对理想化道德的诗性追求。他希...
关键词:王跃文小说 人性 理想化道德 精神救赎 
“新生代”作家与本雅明废墟美学的潜在对话——以“游荡者”意象为中心
《上海文化》2024年第6期42-51,共10页伍丹 吴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理论的翻译引进以及相契合的文化语境,使90年代“新生代”作家的都市文学能够被视为本雅明“废墟美学”的中国实践。以两者文学话语中的共同意象“游荡者”为中心,中西方思想形成潜在对话。本雅明试图以“拾荒”唤...
关键词:新生代作家 废墟 本雅明 中西对话 游荡者 
空间诗学视阈下打工诗人身份的自我追寻与确认——以郑小琼诗歌为例
《城市学刊》2023年第6期79-86,共8页吴晗 伍丹 
空间的移动带给打工者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打工诗人对于空间的洞见与重构是其追寻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途径。打工诗人代表郑小琼借助独特的空间视角,为寻求身份而构建出各类空间,打工诗人在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中受挫后,构建“原乡”企图实...
关键词:郑小琼 空间 身份 城市 原乡 
京派文学的散文化与母语文学传统的新创化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伍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研究”(15BZW149)。
京派同人拥有共同的文学理念,将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本色视为己任,对母语文学进行了现代性创化或“新传统化”。散文是母语文学的正宗,也是现代文体中发展得最为从容和完备的一种。京派文学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创化的重要表征是创作的“...
关键词:京派文学 母语文学 散文化 
坚守与创新:湖南动画的主旋律与“多声部”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9-12,共4页伍丹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动漫文化的本土化表达策略”(编号:19B332)的研究成果之一。
红色文化深厚的内涵是湖南动画肥沃的创意土壤,助力湖南动画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构筑精神高地,唱响主旋律;在本土文化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的滋养下,湖南动画又汇聚起"多声部"的格局,为动画作品增添多元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感...
关键词:湖南动画 主旋律叙事 本土化表达 
诗意的想象,强大的力量——论中国动画对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被引量:1
《视听》2021年第12期108-109,共2页伍丹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动漫文化的本土化表达策略”(编号:19B332)的研究成果之一;。
动画凭借其呈现功能,展现了国家形象承载的巨大优势。一方面,在"诗意想象"的加持下,动画可以呈现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突显某种选择,彰显某种品质,在与国家形象"正式宣传"的强势互补中,将国家形象的重点和细节一一传递。另一方面,中国...
关键词:中国动画 国家形象 文化认同 
移植与重构:从《白蛇2:青蛇劫起》看经典故事在动画叙事中的当代回响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12期125-127,共3页伍丹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动漫文化的本土化表达策略”(19B332)研究成果。
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以《白蛇传》为代表的一批传统经典故事在国产动画中以不断创新的样貌呈现出来。从主题到内容,从人物到讲述,中国传统的经典故事被不断重复与移植,挪用与重构,成为了国产动画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经典故事也借由...
关键词:白蛇2 经典故事 当代回响 移植 重构 
“红色经典”与中国式现代性建构被引量:3
《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82-192,共11页伍丹 杨经建 
"红色经典"既是老话题又是新问题,从"现代性"语境中重审"红色经典",能引发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推研和把握:其一,"红色经典"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文学)叙事,这取决于以下结构性元素:民族国...
关键词:红色经典 现代性 中国新文学 
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胡适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复兴的“尝试”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135-143,共9页杨经建 伍丹 
湖南省教育厅(基地)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15K079)。
"白话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话语表征,只有置放于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进程中,才能领会其价值意义。胡适对新文学的"建设性"贡献经历了一个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修订、演化和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胡适 “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 母语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