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

作品数:1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萧红小说文化意义编委会编辑部办刊特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长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得与失之间的命运起落——萧红小说《山下》隐藏在平淡故事下的多重文化意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6,共6页刘爱华 
萧红的小说《山下》是她后期的作品,讲了战时大后方小镇上一个普通女孩子林姑娘从获得工作到失去工作的简单故事,但潜藏在故事底层的依然是萧红一直关注的国民性问题,只是萧红在这篇小说里将对国民性格的批判淡化溶解在林姑娘欢乐和悲...
关键词:萧红 《山下》 命运 生命虚空感 文化意蕴 
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2-19,共8页刘爱华 
萧红在其仅仅31年的人生里,在不到8年的动荡颠簸的创作生涯里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以独特的“萧红体”成为现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经典发出耀眼的光芒。而作为女性作家,萧红更以其感同身受的...
关键词:萧红 女性 悲剧 命运 
难以跨越的鸿沟:两个世界,两种人生——论萧红小说《桥》中人物的心理架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8,共8页刘爱华 
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以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描写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也将笔触伸向国民灵魂深处,深刻地揭示和嘲讽了民众的愚昧、麻木和无知,借助笔下的主人公发出对人生意义的思...
关键词:萧红   距离 象征 
《后花园》:萧红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6,共6页刘爱华 
继成名作《生死场》问世后,萧红又完成了自己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小说的最后一章写了磨倌冯歪嘴子在东北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冷漠无情的群体氛围下顽强的生命力,而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呼兰河传》发表之前,萧红还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
关键词:萧红 《后花园》 生命 存在价值 虚无 
灵与肉的冲突:关于萧红悲剧命运的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1-8,共8页刘爱华 
萧红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宛如流星耀眼而短暂,她创作了《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优秀作品,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但在个人生活上却是不幸的,在短暂的一生中,她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穷苦困顿的生活,饥饿、逃亡...
关键词:萧红 悲剧 命运 情感 性格 
萧红小说创作路向选择的文化意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6-14,共9页刘爱华 
萧红创作伊始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她以对阶级、民族压迫下北方人民"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的冷静叙述成为左翼文坛的一颗耀眼新星,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不小的冲击。全面抗战爆发后,萧红没有随主流作家群前往革命根据地,而是选择去了...
关键词:萧红 小说创作 鲁迅 路向选择 文化意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爱华 
2015年3月31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就学报编委会章程、《学报》定位、办刊特色、栏目设置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学报》主编张德利院长主持。首先,《学报》常务副主编黄可心编审对...
关键词:教育学院学报 编委会 编辑部 吉林省 《学报》 办刊特色 栏目设置 副主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爱华 
2015年3月31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就《学报》编委会章程、《学报》定位、办刊特色、栏目设置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学报》主编张德利院长主持。
关键词:教育学院学报 编委会 编辑部 吉林省 《学报》 办刊特色 栏目设置 主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爱华 
2015年3月31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就学报编委会章程、《学报》定位、办刊特色、栏目设置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学报》主编张德利院长主持。
关键词:教育学院学报 编委会 编辑部 吉林省 《学报》 办刊特色 栏目设置 主持 
阿毛与翠姨:希望与绝望中的生命浮萍——丁玲与萧红关于女性思考的文化意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第9期1-6,共6页刘爱华 
丁玲和萧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尤其在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中,都是具有相当分量的作家,她们以各自构筑的独特的小说世界为中国文学长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境遇使她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品格状貌,然而...
关键词:阿毛 翠姨 萧红 丁玲 女性观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