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和平

作品数:79被引量:13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社会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诉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民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被引量:1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匡和平 匡婕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研究”(22JDSZK077)的阶段研究成果。
“人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和“谁说了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件、基本要求、工作指向和根本标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人民至上为必然要求,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利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人民满意至上...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至上 人民地位至上 人民权利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 人民满意至上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三个向度被引量: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匡和平 匡婕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研究”(22JDSZK077)。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需要契合时代特点、把内容还原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契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重视个体生命意义,契合大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推动大学生自愿参与实践。其实践要求是,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教学 向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基础的必然要求
《河池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14-120,共7页匡和平 匡婕 
教育部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研究”(22JDSZK077)。
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与现代化探索从一开始就同向共进、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身份、价值和利益指向,以“民族-文化”认同、“政治-国家”认同、“政党-道路”认同为路径,以增强各族人民的“共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劳动观视野下高职生敬业观的培育路径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80-85,共6页匡和平 
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野下高职生敬业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编号:2020GXSZ182)的部分研究成果。
敬业以职业为形式,以劳动为内容,劳动观决定敬业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教育是教人求真、教人至善、教人臻美的有机统一内在逻辑。高职生由于对敬业认知的“前结构”阙如,且受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强势挑战,尤其需要在劳动教育中...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观 高职生 敬业观 培育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健身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路径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3-16,共4页匡和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文化、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功能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场室"和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便民活动室"内容存在相关性,走共建共享...
关键词:健身体育 服务平台 建设路径 服务中心 协同融合 共建共享 文明实践 规划建议 
高职学生时代担当精神的培育
《职教通讯》2020年第5期84-89,共6页匡和平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敬业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7JD710098);2019年度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时代担当及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GXSZ109)。
时代担当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举措。目前,高职学生的"担当意愿"和"担当能力"是影响其担当精神培育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从道德上的"应该担当"、价值上的"必须担...
关键词:高职学生 时代担当精神 培育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三个维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匡和平 
2018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研究”(2018GZZZ003);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工作研究项目“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研究——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路径及评价机制探析”(2018JKDJ100)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处理好党与民众、党的内部、党与政权这三大关系,党的纲领和政治路线建设、党内政治关系建设、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遵此内在逻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高校 党的政治建设 维度 
基于观念社会化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被引量:2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匡和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17GD710098)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无法经由知识传授和技巧训练而生成。现实中社会责任感缺失根源于观念社会化被虚化。社会责任感培育,必须在良好制度的保障下,经由观念社会化,把社会责任置于更广大和深厚的价值系统中,使之得到认同、内化...
关键词:观念社会化 社会责任感 价值 
敬业价值观引领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三个维度被引量:2
《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125-129,共5页匡和平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立项的"敬业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编号:17GD710098)部分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就业为导向,敬业是就业的前提和保证,敬业社会责任感培育必须在扬弃德性教育基础上,立足于价值教育,从"劳动、利益分配和美育等观念社会化""认知、依从、认同、内化依次递进的行为社会化""角色期待与领悟、学习与实...
关键词:敬业价值观 高职生 社会责任感 培育 维度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象化”教学原则被引量:3
《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7期50-53,75,共5页匡和平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敬业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7GD710098);广东省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视觉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GXSZ113)
"具象化"教学是当下高校思政课面对视觉文化挑战而进行的有益探索。由于抽象性与具象性相抵牾,要实现高校思政课中的抽象理论向视觉文化的具象图像有效转换,必须从思想性、方向性、理论性和规律性四方面全面把握,并作为原则予以坚持。
关键词:视觉文化 高校 思政课教学 具象化 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