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纳博科夫符号经济后现代《绝望》伦理诉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英语研究》《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外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博科夫小说《绝望》的双层记忆系统建构研究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140-151,共12页吴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纳博科夫小说的科学思想与诗学建构研究”(18BWW045)。
纳博科夫将记忆元素融入到《绝望》的叙述与情节之中,建构了双层记忆系统:第一层达到小说叙事者的个体记忆,第二层则通向互文性记忆,赫尔曼的个体记忆与针对读者的互文性记忆并存。《绝望》中纳博科夫运用暗指、戏仿、风格模仿、反讽等...
关键词:纳博科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绝望》 互文性 记忆 
拟态、演化与叙事:纳博科夫《天赋》对进化论的文化反思
《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126-136,共11页吴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博科夫小说的科学思想与诗学建构研究"(18BWW045)~~
纳博科夫将文学批评有机地融入到《天赋》的叙述与情节之中,在文本中用戏仿、拼贴、暗指、变位词、意象、人物对话、作者闯入等方式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批评,演绎出其独特的拟态观与进化观。小说中所指涉的生物学家和文学人物众多,因此...
关键词:纳博科夫 《天赋》 拟态 进化 叙事 
从《庶出的标志》看纳博科夫的政治诉求与意识哲学
《英语研究》2016年第2期68-75,共8页吴娟 
纳博科夫在20世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德主张与政治诉求隐含于这种小说复杂的叙事策略中。本论文结合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分析《庶出的标志》中的克鲁格这个陷入极权政治中的人物面临的艰难困境,来探讨...
关键词:纳博科夫 《庶出的标志》 政治诉求 意识哲学 
从《绝望》看纳博科夫的叙事策略与伦理诉求被引量:1
《叙事(中国版)》2015年第1期244-254,共11页吴娟 刘建华 
纳博科夫在20世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德主张与政治诉求隐含于这种小说复杂的叙事策略中。本论文通过分析《绝望》中的戏仿策略、不可靠叙事者、少叙述话语,展示赫尔曼极端的偏执状态,来探讨纳博科夫的叙事策略及其道德立场。纳...
关键词:纳博科夫 《绝望》 戏仿 不可靠叙事者 叙事策略 伦理诉求 
卡宁厄姆的“贴心阅读”与后理论时代文学的审美阐释
《外国语文》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吴娟 刘建华 
在理论热降温后的今天,如何阐释文学经典的问题又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深受理论影响的文学阐释仍然把文学等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表达,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而质疑理论的文学阐释有的又开始忽视文学的文化内容和政治倾向,用艺术标...
关键词:阐释 审美 经典 理论 
后现代符号经济《达·芬奇密码》的符号阐释及文化救赎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14年第5期80-84,共5页吴娟 刘建华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后现代符号经济下神话资源的开掘重述和本土文化的博弈增值"(项目编号:32400122614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后现代符号经济《达·芬奇密码》,通过瑰丽奇特的符号解码和文化寻根,将被现代性所打压的深厚的女神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巨大的生产资本。本文通过对物象符号、图形符号、地点符号的阐释解读,探讨符号背后折射的女神崇拜和文化寻根倾向...
关键词:后现代符号经济 《达·芬奇密码》 女性神话 符号阐释 文化救赎 
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看后现代符号经济下的身份认同与消费危机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4年第1期22-29,共8页吴娟 刘建华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后现代符号经济下神话资源的开掘重述和本土文化的博弈增值”(项目编号:32400122614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符号无可否认地成了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力量,符号通过与铺天盖地的广告、杂志、电视为媒介的现代媒体的合谋,主宰着我们的消费乃至整个人生。消费社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建构和实现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同时,也是完...
关键词:纳博科夫 《洛丽塔》 后现代符号经济 身份认同 消费危机 
从《普宁》的“不可靠叙述者”看纳博科夫的叙事美学与伦理诉求被引量:1
《英语研究》2013年第4期21-27,共7页吴娟 
《普宁》是纳博科夫第一部引起美国读者广泛注意和欢迎的小说。其故事感人、设计精巧,且小说的人物塑造紧密融合于小说的复杂的叙述之中。纳博科夫通过叙述者讲述的普宁、读者心目中的普宁、自己创造的普宁以及普宁自己等多重角度的塑...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叙事美学 伦理诉求 
从《指环王》的“魔戒”看个人选择和道德伦理的角力博弈
《电影评介》2013年第20期97-101,共5页吴娟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研究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电影《指环王》(Tolkien,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New York:Delray/Ballantine Books,2001.)是根据托尔金小说《魔戒》改编而成的。托尔金是全世界最老牌的牛津大学的古英语教授,作品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含量。文学传统中,经常出...
关键词:戒指 个人选择 指环 力量 柏拉图 诱惑 文学传统 小说 博罗 精灵 
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符号解码及文化阐释
《电影评介》2013年第17期26-29,共4页吴娟 
一、《少年派》的故事梗概及情节结构人类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符号,符号是文化的根基。符号不仅形成了人类种种文化景观,更是人类文化的独有标志。卡西尔曾提醒世人:"符号,就这个词的本来意义而言,是不可能被还原为单纯的信号的。信号和符...
关键词:符号 少年 漂流 老虎 人类文化 卡西尔 解码 现代性 文化哲学 毗湿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