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丰庆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本土化云南民族音乐唱法美声唱法论美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艺术研究》《黄河之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钟唱响 镜像潇湘--2021年湖南省音乐金钟奖声乐赛思考
《艺海》2021年第11期36-38,共3页周丰庆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6YBA163);湖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编号:916-G31734)研究成果。
2021年湖南音乐金钟奖民族、美声两场声乐比赛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这是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和艺术教育大省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镜像反映。
关键词:声乐金钟奖 声乐 本土化 思考 
歌剧选段《一抹夕阳》的演唱方法及艺术特征
《黄河之声》2021年第19期111-113,共3页石元柳 周丰庆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音乐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YBA163);湖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歌唱生态意识观照下的湖南民族男声声乐教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916-G31734)。
歌剧《伤逝》是我国较早的一部著名歌曲,在中国歌剧发展至今,仍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成功的因素包括了剧本的选择以及施光南先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入剖析,从而谱曲做到了切切实实地贴了剧本情节的发展。其中《一抹夕阳》...
关键词:《一抹夕阳》 演唱方法 艺术特征 
“长株潭城市群”音乐文化的研究转向
《黄河之声》2021年第18期153-155,共3页周丰庆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城市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音乐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YBA163);湖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歌唱生态意识观照下的湖南民族男声声乐教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916-G31734)。
“长株潭城市群”是2007年获批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是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它的经济地位毋庸置疑,同时它的音乐文化建设也凸显出其独特性和优势。对“长...
关键词:城市音乐人类学 “长株潭城市群” 研究转向 
淘金者 思考者 实践者 创作者——写在《云南民族音乐散论》出版之后
《民族音乐》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周丰庆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PB4916资助
由云南省文化馆《民族音乐》主编殷海涛研究员编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民族音乐散论》(在后文中简称为《散论》)是由原云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一级作曲,云南大学硕士生导师钱康宁先生所著。这本书也是对钱先生多年来在云南...
关键词:中国文联出版社 民族音乐 云南省 散论 思考者 实践者 作者 硕士生导师 
红土深情 物化体现——《云南民族音乐散论》读后
《中国音乐》2012年第1期209-210,219,共3页周丰庆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PB4916
钱康宁,这位对云南民族音乐有着深厚情感的云南当地学者,几十年来学术成果显著。其著作《云南民族音乐散论》就是这种深沉情感的物化体现。本文从学术层面和民族艺术舞台实践层面对该书进行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情感 物化 学术个性 民族艺术舞台实践 
由“滇美”现象所带来的启示——兼论美声唱法云南本土化的成功经验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6期61-65,共5页周丰庆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FAB080530)课题名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的现代性问题研究
"滇美"作为美声唱法云南本土化成功的代名词,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现象事实为依据,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其成功的原因做出了初步地梳理和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声唱法本土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提高传统西洋美声唱法...
关键词:滇美 美声唱法 本土化 实体介质 
天籁之音,一听倾心——周国庆《来香巴拉看太阳》赏析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08年第6期47-48,共2页周丰庆 
近几年来,云南涌现了一大批扎根于本土的中青年作曲家,周国庆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在云南工作生活多年,他对彩云之南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和了解,从他自己作词并作曲的《来香巴拉看太阳》(以下简称《香》)就能清晰地看到...
关键词:太阳 云南 风土人情 国庆 作曲家 民族文化 碧塔海 世外桃源 中青年 茶马古道 
解释学观照下的演唱表演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08年第4期25-26,共2页周丰庆 
音乐是鼓舞人类奋发进取的思想武器,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展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最显著的功能就是抒发人类的感情,表达人类的思想活动,故称之为情感艺术。它以演唱或演奏为其中介,使音乐形成一种"流动的建筑"并展现于听众眼前。
关键词:音乐文本 演唱者 音乐作品 视域融合 对话 当代解释学 观照 表演 理解程度 听众 
思维在缝隙中穿行——在“走向对话”中对声乐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41-243,共3页周丰庆 
我国声乐理论学科研究的滞后和不足,声乐理论学科在音乐公共学术空间的地位不高,以上的原因导致了声乐理论研究者的迷茫和困惑,文章试图就以上问题对其现状和成因做出剖析和解答。文章最后从方法论上提出声乐理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
关键词:声乐理论 建构 解读 异化 对话 
我在高音上打了个盹——旅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竟马昆明讲学记
《艺海》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周丰庆 
旅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竟马先生是我们相当敬佩和熟知的一位声乐大师。他于1978年考上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声乐教育家兰幼青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演唱敖昌群先生的作品《我爱你,中华》获全国比赛大奖,这首歌曲当时传遍了祖...
关键词:男高音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学记 昆明 四川音乐学院 改革开放初期 大凉山 演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