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永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不安芥川龙之介文学自杀战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文学教育》《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大日本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作家的反日本国家意识尝试
《当代外语研究》2024年第6期158-167,共10页孙延永 
2019年教育部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文化人的‘蒙疆’书写研究”(编号19YJA752019);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科研入库项目“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民众身份认同嬗变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战后冲绳文学战争创伤研究”(编号SKBS022)的阶段性成果。
在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作家通过自身的创作进行了反日本国家意识的尝试。理清这些反日本国家意识的尝试对解读战后冲绳文学至关重要,也可为中国民众国家意识的提升提供启示,但这方面的内容尚未在冲绳文学的研究中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
关键词:国家意识 冲绳文学 冲绳方言 传统文化 战争体验 战争记忆 
融入美国文化的败北与反思——《鸡尾酒会》中的美日同罪论
《南大日本学研究》2024年第1期241-253,共13页孙延永 
2019年教育部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文化人的‘蒙疆’书写研究”研究成果(19YJA752019)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科研基本费专项入库项目“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民众身份认同嬗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中国印象记与中国游记之比较研究”(2016NM0012B)阶段性成果
《鸡尾酒会》创作于冲绳施政权力复归日本前夜,再现了战后冲绳民众融入美国文化的历程。然而,冲绳民众融入美国文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欺骗与挫折,美国人标榜的“国际亲善”被现实戳破,同时宣告了冲绳文化融入美国文化的败北。本文通过分析...
关键词:败北 美日同罪论 身份 反思 《鸡尾酒会》 
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民众国家意识的变迁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6期90-96,共7页孙延永 
2019年教育部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文化人的‘蒙疆’书写研究”(编号19YJA752019);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科研入库项目“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民众身份认同嬗变研究”;2015年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侵华时期日本文化人的蒙疆体验”(编号NMDYB15112)的阶段性成果。
在战后冲绳文学中,冲绳民众的国家意识发生了多次变迁,而理清这些变迁对解读战后冲绳文学乃至了解冲绳民众的心理至关重要,但这方面的内容尚未在冲绳文学研究中获得足够关注。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在战争期间,冲绳民众为了能成为真正的日本...
关键词:国家意识 冲绳文学 变迁 败北 徒劳 
蒙古族学生公共日语教学方法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08-110,共3页孙延永 安桂芹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背景下民族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NJZC13187)的阶段性成果;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蒙古族学生公共日语的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MDYB201408)的结项论文
蒙古族学生的公共日语教学要与汉族学生的日语教学相区分,抓住学生的母语蒙古语语法和日语具有相似之处的特征,对比教学,在对比之中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优化课堂设计,创造学习日语的良好环境,综合利用现...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 公共日语课程 对比教学 课堂设计 多媒体教学 
芥川龙之介创作风格的转变及原因被引量:1
《日本问题研究》2015年第6期75-80,共6页孙延永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都有重要影响。他在短暂的35年人生中,创作了140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前期创作在古典文学中寻找素材,追求完美的故事情节,过于强调小说的结构;后期创作受日本文学界私小说思潮及好友萩原朔太郎的创...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创作风格 转变 故事性 诗意精神 
浅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15年第19期117-119,共3页孙延永 
当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球,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涵义和特点的研究,以及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的公外大学日语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证明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公外 大学日语 自主性 可行性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物哀美学理念的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3期60-60,共1页孙延永 
在日本文学中,处处都能够体现出“物哀”的美学思想,本文通过对紫式部和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分析物哀这一文学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发展以及重要性,从而分析日本文学的精髓之所在。
关键词:审美意识 物哀理念 文学 
从《杜子春》看芥川的人生观被引量: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1-12,共2页孙延永 丁哲琼 
芥川龙之介借用中国的古典小说《杜子春传》创作的《杜子春》,但他不是机械的照搬原先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心情和对人生的看法,对母亲的爱融入到了其中,把自己积极,有为的入世观赋予于作品之中。
关键词:人生观 对母亲的爱 入世 无为 
芥川龙之介生活上的不安被引量:2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年第5期45-46,共2页孙延永 丁哲琼 
芥川生活上的不安是芥川的恍恍惚惚的不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芥川自杀的重要诱因。生活上的不安又来自两个方面:出生和失败的初恋,朋友和亲属带来的生活上的重压。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不安 初恋 自杀 
芥川文学创作上的不安——关于芥川的自杀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孙延永 谢卫平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也一直是中日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他的自杀原因的探究也成为芥川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其自杀要因便是“恍惚的不安”,而来自文学创作上的不安正是构成“恍惚不安”的...
关键词:芥川 自杀 文学创作 不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