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胜勋

作品数:81被引量:11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当代艺术中国文论文化身份文论本土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新时空意识及其实践策略
《文艺争鸣》2024年第7期103-112,共10页时胜勋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今天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同时,今天的时代也是凸显地方化的时代,文化多元性、多样性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全球与地方不再是单向度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这需要人文学科积极面对。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一支,...
关键词:文化多元性 实践策略 人文学科 时空意识 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时代 双向互动 地方化 
21世纪国学与美学的文化自信——王岳川教授访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年第3期1-11,F0002,共12页王岳川 时胜勋 
访谈时间:2024年1月访谈地点:北京大学时胜勋(以下简称“时”):王老师您好,您是当代美学界卓有建树的学者,在国学、中国美学、文艺美学、书法美学、西方美学等领域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达50余部,总字数近千万言。
关键词:书法美学 王岳川 文化自信 文艺美学 当代美学 西方美学 国学 访谈时间 
姜夔《续书谱》“辨妄”之争的历史脉络及其启示
《书法》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时胜勋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3)的阶段成果。
姜夔《续书谱》是南宋书论的代表之一,围绕这本书发生了一场绵延七百多年的“辨妄”之争。“辨妄”的提出者是南宋末赵必晔,其后影响了元、明的郑杓、刘有定、陶宗仪等,他们主要接受了赵必晔的看法;清代中期出现了对“辨妄”的批评性意...
关键词:书学批评 姜夔 《续书谱》 “辨妄”之争 科学化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49-50,共2页时胜勋 
所谓当代艺术理论,并非当下的艺术理论,而主要是有关“当代艺术”的理论,是不断应对新艺术的理论。对此,国内学界了解不多,且多集中于阿瑟·丹托、汉斯·贝尔廷等代表理论家,而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总体面貌又是何种状态呢?西方当代艺术...
关键词:西方当代艺术 阿瑟·丹托 汉斯·贝尔廷 知识谱系 总体面貌 理论生成 国内学界 代表理论家 
从知识到思想:中国古代文论学科话语的后古典范式转型
《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31-139,共9页时胜勋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20ZXB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文论既是知识,也是思想。从思想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论有助于中国文论的整体自觉。中国古代文论思想性包括学科、学术、文化和社会维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学科反思与拓展中,这些都有体现,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学科话语 知识 思想 后古典范式转型 
当代中国文论学科创新的路径选择——学科机制反思、全球跨学科对话与深度学科自主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108-115,共8页时胜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艺术话语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5BA011);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3)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文论是一个总体性的称呼,是走向当代的中国文论之意,强调“当代性”的问题意识。从学科上说,它具体落实为文艺学二级学科(050101)。(1)自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文论学科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世纪之交的二三十年间,发生在文艺学学...
关键词:学科危机 二级学科 学科反思 合法性危机 学科创新 中国文论 路径选择 文艺学学科 
从人文学到后人文学:当代中国文论的精神价值拓展
《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30-38,共9页时胜勋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3)的阶段性成果。
从人文学角度讨论当代中国文论有助于增进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精神价值自觉。在理论上,人文价值关切、多学科对话、汉语自主意识、主体身份自觉构成了人文学文论的基本规定性。在历史上,当代中国文论呈现从人文学到后人文学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论 人文学 后人文学 精神价值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生成的微观态势及其启示
《学术月刊》2022年第9期148-158,共11页时胜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艺术话语范式研究”(15BA01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20ZXB003)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释理论、...
关键词:西方当代艺术理论 实践阐释 新感知 综合阐释 意义解释学 
《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的论题构成与热点趋向
《书法》2022年第5期90-93,共4页时胜勋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XB003。
本文在《续书谱》书法美学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续书谱》书法美学性质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倾向性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主题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四个方面,对南宋以来姜夔《续书谱》书法美研究的论题构成作了学术总结...
关键词:姜夔 《续书谱》 书法美学 论题构成 热点趋向 
中国文论经验的内涵构成与价值取向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23-130,共8页时胜勋 
近年来,文论界出现了讨论文论"中国经验"的趋势,而对文论经验和中国文论经验何以可能则讨论不足。文论经验是指文论家多方面的实践(感受、体验、表述)及其成果,其内涵是丰富的,且呈现立体纵深贯通的态势。从专业性而言,文论经验的首要...
关键词:中国文论经验 经验路径 内涵构成 价值取向 中国文论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