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红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陕北民歌声乐教学传承可视化高校声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测试》《时代教育》《粘接》《榆林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不同胶粘剂粘接击弦机弦槌综合性能研究被引量:1
《粘接》2023年第9期23-26,共4页晓红 
击弦机弦槌胶粘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弦槌的弹性、击弦时间长短等,进而对钢琴的整体音色、音质产生极大影响。为分析不同种类胶粘剂粘接钢琴击弦机弦槌时形成的性能差异,以树脂基胶粘剂与动物胶粘剂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从粘接效果来...
关键词:钢琴击弦机弦槌 树脂基胶粘剂 动物胶粘剂 剪切强度 振幅 
陕北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发展与传承
《读书文摘(中)》2016年第6期295-,共1页晓红 
榆林学院院内科研项目:13YK13
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教育逐渐受到更多重视,在高校中艺术教学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艺术水平,深造学生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来讲,声乐教学将音乐艺术,与声乐相关知识之间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提升学生声乐...
关键词:陕北民歌 高校声乐教学 传承 
陕北民歌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被引量:4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0期21-22,共2页晓红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号:13JZ088
陕北民歌由于其极高的辨识度被很多高校用来当作声乐教学的重点与范例,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传统民族风格特点,不能过于追求共性,在演唱方法上应该尽可能吸收原生态的演唱技巧,注重传统民族歌唱艺术的传承,不断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艺术。
关键词:陕北民歌 声乐教学 传承 发展 
基于可视化教学手段的民乐教学模式研究——以陕北民歌为例
《电子测试》2014年第7X期151-152,共2页晓红 
项目名称:榆林学院社科联科研项目(2013SKL20);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JZ088);榆林学院院内科研项目(13YK13)
民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在民乐教学过程中使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和直观,借助软件参数的变化和分析使学生能明确学习中的得失与发声方法、歌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 民乐教学 陕北民歌 研究与应用 
声谱分析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电子测试》2014年第5期126-127,共2页晓红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多采用一对一式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也就是声乐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采用了声谱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使声音实现了可视化,实现了综合"口-耳-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声谱分析技术 声乐教学 计算机的运用 可视化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时代教育》2013年第7期149-149,共1页晓红 
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大学校园健康社交环境,促进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近几年,我国各高校大都意识到开设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美育 音乐欣赏 实用原则 音乐想象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探析被引量:9
《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98-100,共3页晓红 
榆林学院教改项目"关于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研究"(JG091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声乐教学中出现了声乐唱法的分类,依据其演唱内容、演唱方法和效果的不同,严格区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文章论述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从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得出美声唱法要与民族唱法...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相互融合 借鉴 
浅论乐感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培养方法被引量:2
《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81-82,共2页晓红 
音乐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而是靠感觉。所以乐感培养应从小抓起,应让孩子们多接触,多聆听、多欣赏各类美的音乐以及多听有趣的童话故事等等来培养乐感。如何轻松愉快地歌唱,主要在歌曲里要有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歌唱的兴趣,除此之外...
关键词:乐感 音乐教育 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