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凡

作品数:31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腐败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毛泽东思想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近毛泽东》一书中的几个问题辨析——再与李光彩先生商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32-137,共6页李义凡 
李光彩先生所著《走近毛泽东》一书存在一些基本常识、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有些地方文题不符、缺乏逻辑、自相矛盾。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辨析,与李光彩先生和该书责任编辑讨论。对涉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其...
关键词:《走近毛泽东》 常识错误 词汇语法错误 逻辑缺陷 
《走近毛泽东》一书中的若干史实辨正--与李光彩先生商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24-128,共5页李义凡 
李光彩先生所著《走进毛泽东》一书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其中,表述有误、需要辨正的史实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毛泽东首次、二次到北京和上海的时间与目的;毛泽东的一首四言诗和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的时间;毛泽东1917年夏在湖...
关键词:《走进毛泽东》 史实辨正 新民学会 杨开慧 秋收起义 第二次郑州会议 
论毛泽东诗词的主要价值取向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29-135,共7页李义凡 
毛泽东的诗词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要价值取向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其他价值取向的基础,也是毛泽东毕生奋斗的重要目...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爱国主义 人民至上 革命英雄主义 
坚持“两对接” 实现“双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李义凡 
周口师范学院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转型发展和示范校建设为统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师范院校 实践 创新型应用人才 教育改革 本科高校 对接 
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探索——周口师范学院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被引量: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李义凡 
周口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教育、实践、服务、保障'四个维度多措...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河南省 周口师范学院 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大赛 就业创业指导 本科高校 “四位一体” 产教融合 
在转型中赢得地方高校发展新机遇
《教育家》2017年第11期50-52,共3页李义凡 
作为河南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周口师范学院抢抓转型发展机遇,深层次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河南省首批高校科研院所"双创"示范基地,并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工程百所本科高校,他们是如何做的?转型,是地方性高...
关键词:转型发展 高校发展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高校 应用技术型 试点高校 
瞄准社会需求 全方位、高起点、深层次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被引量:2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5年第7期43-44,共2页李义凡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周口师范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周口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人才培养...
关键词:周口师范学院 产业转型升级 社会发展转型 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规律 教育发展规律 人才培养 学校转型 专业结构 本科大学 
论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治国方略的形成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191-196,共6页李义凡 
"抓革命、促生产"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治国方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历史影响。它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初步形成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正式形成于1964—1966年,在1966年7月2日中共中央的一个文件中被首次正式提出...
关键词:毛泽东 治国方略 “抓革命、促生产” 文化大革命 
解放初期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主要历史经验被引量:1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180-183,共4页李义凡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50年代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历史经验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3BDJ007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腐败成效最为显著、政治最为廉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反腐败制度建设的主要历史经验是:应该主要从制度方面去分析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增强全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立反腐败...
关键词:反腐败 制度建设 政治工作 民主法律制度 
论人性的基本倾向与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69-173,共5页李义凡 王威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五十年代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历史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02BDJ007)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要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为“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建立这种制度体系,还需要从理论上深刻反思关于腐败成因的“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说”,深入探讨人性及...
关键词:腐败 人性 人的本质 制度体系 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