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琼

作品数:28被引量:1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水下航行水下航行器湍流边界层航行器机翼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前瞻科技》《力学进展》《水下无人系统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UUV的目标非声探测技术发展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23年第4期510-520,共11页李阁阁 贾世鲲 赵海侗 兰世泉 孙通帅 杨绍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230531)。
以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滑翔机等为代表的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在水下目标探测方面,具有成本低、隐蔽性好、机动性高、灵活组网部署易等优势。随着消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化应用,潜艇等大型水下航行器的自噪声已接近海洋背景噪声,单一依靠...
关键词:无人水下航行器 水下目标探测 非声探测 
水下滑翔机观测台风“天鸽”过境的海洋响应研究被引量:2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23年第2期198-208,共11页孙雨桐 成丹 杨绍琼 张翰 薛长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长航程水下滑翔机仿生表面功能特性实验研究”(1190221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水下滑翔机设计理论与方法”(18JCJQJC46400);“鳌山人才”培养计划(2017ASTCP-OE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1)。
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新型移动观测平台,可以对热带气旋过境期间引发的海洋响应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利用获取的观测数据能够进一步增强台风预报的准确性。从水下滑翔机相较于其他热带气旋观测方式的优势展开,基于“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观...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 热带气旋 海洋响应 温盐异常 
“海燕”号谱系化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与应用被引量:6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23年第1期68-85,共18页杨绍琼 李元昊 孙通帅 杨亚楠 杨明 王延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3011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TQ0233,2022M722367).
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借助水动力实现水中滑翔前进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其技术主要涉及水动力外形、耐压主体等总体设计技术,浮力驱动、姿态调节、能源动力、智能控制和传感集成等单元技术,以及路径规划、协同组网等应用技术。我国最早研制...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 “海燕”号 谱系化发展 总体设计 浮力驱动 能源动力 组网观测 
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滑翔机生物污损监测方法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3年第1期93-102,共10页王延辉 张新海 杨明 闫彩清 杨绍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90221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JCJQJC46400).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燕-L”水下滑翔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污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滑翔机生物污损监测方法,以指导试验过程中控制参数制定与任务规划.首先,通过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研究了生物...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 生物污损 状态监测 数据驱动方法 
无人潜水器组网观测探测技术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4
《前瞻科技》2022年第2期60-78,共19页徐文 李建龙 李一平 陈惠芳 杨绍琼 曾俊宝 王延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305900)
潜水器移动观测与探测是海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防灾减灾、国防维权等应用的重要手段。作为各型潜水器单机应用的拓展,多平台组网凭借其相比于单机的倍增优势,已成为国际上潜水器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点与前沿方向之一。文章...
关键词:无人潜水器 水下移动传感网络 通信与定位 协同探测 
一种基于低速、小振幅周期运动CFD数值模拟的水下滑翔机附加质量求解方法被引量:2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2年第3期239-246,共8页张连洪 张宇航 杨绍琼 马伟 牛文栋 侯鹏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C0311803,2019YFC0311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90221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JCJQJC46400).
水下滑翔机在流体中变速运动会带动周围流体一起做变速运动,这一部分流体的质量称为水下滑翔机的附加质量.附加质量对水下滑翔机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水下滑翔机附加质量求解方法,即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
关键词:附加质量 水下滑翔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水池试验 
水下滑翔机纵垂面变浮力过程建模与控制优化被引量:11
《中国机械工程》2022年第1期109-117,共9页严升 张润锋 杨绍琼 牛文栋 张宇航 李保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022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311701);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6141A02011906-1);山东省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2018SDKJ0205)。
基于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燕-Ⅱ”的结构特点和控制特征,考虑不同深度下的海水密度和压强对水下滑翔机运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精确的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将水下滑翔机的前后导流罩和其他可浸水部分的海水质量作为水下滑翔机本身...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 变浮力过程 动力学模型 控制优化 
潮平两岸阔--潮汐助力苏伊士运河搁浅货轮脱困
《力学与实践》2021年第6期1006-1011,共6页常皓 杨绍琼 姜楠 
通过赏析著名诗人杜荀鹤的《泾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对2021年3月23日发生于埃及苏伊士运河的“长赐”号货轮搁浅及其堵塞河道事件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货轮搁浅及其上浮脱困的科学原理,认为“长赐”号...
关键词:苏伊士运河 “长赐”  平衡稳定性 岸壁效应 潮汐 
中国第十次北极物理海洋学科学考察综述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21年第3期327-338,共12页陈红霞 魏泽勋 何琰 杨绍琼 龚强 钟文理 崔廷伟 崔凯彪 吕连港 俞启军 张彬彬 徐腾飞 杨廷龙 林丽娜 周鸿涛 焦晓辉 李豪 
自然资源部南北极业务化观测与科研项目——2020年北极海洋关键海域基础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水文要素,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2020年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及其气候效应,2020年北极漂流冰站计划(MOSAiC计划);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极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研发(2016YFC1400303);极地海冰及其反照率变化的反演方法和产品研制(2017YFA0603104);极地科学前沿与国际合作战略研究(2019YFC1408201)。
2019-08-10—09-27,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完成了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该航次采用的考察船为“向阳红01”科学考察船,这是我国首次利用非破冰船抵达北极海域执行科考任务。本航次在中央航道区域、楚科奇海、白令海等我国...
关键词: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 物理海洋学 北冰洋 东白令海陆架 西北太平洋 
“海燕”水下滑翔机20年形成谱系化发展
《国际人才交流》2021年第6期28-28,共1页杨绍琼 
关于天津大学在"海燕"水下滑翔机及其海试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从3个方面简要介绍,包括"海燕"水下滑翔机的发展历程,"海燕"的一些亮点数据和海洋环境观测(组网)应用。"海燕"水下滑翔机是一个无人自治的平台,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传感器,...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 声学传感器 水文环境 海洋环境观测 谱系化 点数据 发展历程 天津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