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锁

作品数:30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阮籍《列女传》女性类型咏怀诗描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与传播》《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天中学刊》《史学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唐代对项羽形象的接受——以咏史诗为例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5-64,共10页国淑雅 王利锁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唐诗经典化研究:以《唐诗别裁集》为依据的考察”(2018JCZD022)。
唐代是项羽接受史上的重要时期,唐代诗人对项羽形象的接受又是项羽接受史中的重要内容,其接受多以诗歌为载体进行。唐代诗人笔下的项羽形象鲜明而多变,他时而为西楚霸王,时而为落魄之徒,时而为柔情男儿。唐代诗人不仅以诗歌叙述项羽的...
关键词:项羽 唐代 咏史诗 接受特点 后世影响 过渡意义 
曹操人格精神特征论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王艺雯 王利锁 
作为汉魏之际的历史风云人物,曹操的文化性格和人格精神结构相当复杂。结合曹操生活的时代和生平行实,从人格精神结构进行系统把握,曹操最突出的人格精神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层面,即仁者之心、霸者之气、权者之术、智者之识、杂家之学和...
关键词:曹操 仁者之心 霸者之气 权者之术 智者之识 杂家之学 诗家之才 
老子的生活感悟与哲学沉思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4-31,共8页王利锁 
《老子》文本启示我们,老子的许多思想观念是在生活经验感悟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而推演出来的。老子对生活存在的感悟丰富多彩,大体可分为天地万物、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三个层面。正是在对天地万物、社会生活、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感悟中,...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生活感悟 哲学沉思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之间的调侃与诘难被引量:1
《文化与传播》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金洪源 王利锁 
《世说新语·排调》一篇主要收录魏晋名士之间相互调侃诘难的故事,这些故事广泛地出现在君臣、父子、夫妻、同僚、大人-小孩儿之间,可以说基本含盖了《世说新语》全书绝大多数的故事模型。魏晋名士在名讳、相貌等方面进行调侃,而调侃的...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 名士 调侃 诘难 
问道叩玄篇 妙唱发幽情——论何光顺《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的玄言诗学建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3-98,共6页王利锁 
何光顺《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是中古文学和诗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此前,魏晋玄言诗研究着重关注语言、修辞、文体问题,将玄言诗看作一种消极文学现象或部分肯定,或认为受门阀士族影响有一定积极意义等。何著首次明确提出魏晋三...
关键词:何光顺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世族文化 玄言诗 玄言诗学 
司马孚《奏永宁宫》考论——兼议魏晋南北朝弹事文的演变
《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8-32,共5页王艺雯 王利锁 
《奏永宁宫》虽署名司马孚,但非司马孚所作。《奏永宁宫》翔实的历史记录,弥补了《三国志》对曹芳生活事件记述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奏永宁宫》与汉魏以来的奏议文相比,在写作体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名为奏议,实为弹事,是奏...
关键词:司马孚 《奏永宁宫》 奏议文 弹事文 
《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34-37,46,共5页韩中华 王利锁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
关键词:《文心雕龙》 《论衡》 谶纬 经学 时代背景 
应璩书信文简论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王利锁 
书信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在曹魏时期开始大兴。应璩是此时期创作书信文最多的作家,所以,《文选》"书"类文中,收录应璩书信文也最多。应璩书信文多是与朋友、同僚生活交往的情感记录,以表现个人的生活之思、情怀之感为主...
关键词:应璩 书信文 曹魏 散文 骈文 
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存在——曹植《蝉赋》人生寓意解读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2年第5期43-45,共3页王利锁 曹艳 
曹植的《蝉赋》不仅是一篇咏物赋,更是一篇寓言赋。曹植借蝉的形象来写照和象征人生命运,寄寓了他对人生存在命运悲剧性的深深思考与感叹。
关键词:《蝉赋》 曹植 人生命运 悲剧性 
欧阳修祝祭文简论被引量:2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王利锁 
提要:欧阳修的祭体文分哀祭文和祝祭文两大类,学界多关注其哀祭文,基本没有注意其祝祭文。欧阳修的祝祭文表达了他对天(神)人之辨的思考,对神、吏职责的认知和看法,在民与吏、神的社会关系认知中,欧阳修始终把民生民情放在首位,既表现...
关键词:欧阳修 祝祭文 思想意义 认识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