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志强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禅宗佛教辫子汉民族禁忌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汉语学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析禅宗骂詈语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2年第1期9-10,共2页疏志强 
谈到禅宗的语言,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呵祖骂佛”这一说法,也就是在禅宗修辞活动中,禅师以骂詈语、污秽语和不敬语来呵骂佛祖。禅师难道真的就那么讨厌或愤恨佛祖以至于非骂不可吗?显然不是,那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必有缘故——那就...
关键词:詈语 敬语 修辞活动 语言 联想 禅宗 体悟 禅悟 自性 
病句研究的一朵新葩——读孟建安的《汉语病句修辞》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疏志强 
王希杰先生在<病句生成学>一文中不无遗憾地说:"病句评改严格说,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一门学问,从未有人对它进行科学上的思考:对象、任务、方法,确定病句的标准,修改病句的原则……这些重大问题从未有人讨论过."(<汉语学习>1989年第3期....
关键词:孟建安 《汉语病句修辞》 病句研究 修辞学 创意 体系 思路 实用性 
谐音文化与言语交际被引量:2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疏志强 
把谐音放在汉文化大背景中来探析它的言语交际功能。这种交际功能主要表现在 :利用谐音这一文化修辞手段表达祈求幸福、美好、吉祥的愿望 ;利用谐音知识避开不吉利、不好、不雅的字词 ,从而避免不良的交际效果 ;利用谐音手段可以在言语...
关键词:谐音 谐音文化 言语交际 
禅宗“不立文字”臆说被引量: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71-72,共2页疏志强 
禅宗是佛教的一支脉,在教义、教理、修炼论悟及传授方法方面主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禅宗认为要证得佛的境界“求人不如求已”,应当不假外求,深入自己的内心去体悟。
关键词:佛教 禅宗 不立文字 
“死亡”代语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13
《汉语学习》1998年第5期30-33,共4页疏志强 
关键词:禁忌语 委婉语 死亡价值观 文化意蕴 语言现象 汉文化 死亡观 民俗文化 翘辫子 汉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