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

作品数:16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互联网空间观大一统思想大一统哲学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沿》《新东方》《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天文到人文:“大一统”思想的时空结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12,共6页董琳 
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魏晋玄学研究”阶段性成果(2022XWH051)。
《春秋公羊传》提出的“大一统”思想,经历代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凝聚与壮大的精神基质和不竭源泉。“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传统文化的时空观有直接关联。这表现在天文历法作为生存的基本范畴,如“太一”“天”和“历元”“正朔”等观念,...
关键词:儒家 “大一统”思想 时空结构 
向秀《难养生论》对生命存在的哲思
《华章》2024年第6期33-35,共3页董琳 
向秀和嵇康二人的思想同属于竹林玄学,但二人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差异。向秀的《难养生论》与嵇康的《养生论》《答难养生论》是相互辩论的文章。嵇康的文章着重阐述了他的养生思想,对当时和后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群体影响颇大...
关键词:向秀 《难养生论》 养生 嵇康 
身体与“体无”:何晏“傅粉、服石”的行为隐喻
《华章》2023年第8期96-98,共3页董琳 
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魏晋玄学研究”(2022XWH051);河南社科院基本科研经费一般项目(23E63)。
魏晋玄学具有独特的时代精神,既有本体论的思辨形态,亦有放达人生的通脱气质,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给社会提供了终极关怀的超越性价值,给个体注入了自我意识的独立格调。从身体视角和玄学家们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中,可窥见他们的自我意...
关键词:身体 玄学 体无 隐喻 
“虚拟现实”技术与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性建构
《电脑迷》2023年第12期4-6,共3页董琳 
河南省社科院基本科研费一般项目“‘庄子’的技术思想对当代科技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4E118)。
虚拟现实是一种数字技术手段下人工场景的“生成”,是人们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电子投射等所创造的三维非物质性的实存,其本质是一种仿真的拟象,通过特定的设备装置,人们能够通过知觉感受到“灵境”,引发心理的真实体验。从虚...
关键词:虚拟现实 生存方式 数字技术 
数字化技术视域下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特征及管理——兼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实施意义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董琳 
互联网及其移动终端作为一种数字化技术,通过二进制“1”和“0”编码的信息生产、传输与储存,塑造着新的媒介传播模式和数字化生存方式。宗教这一古老的文化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拓展自己信仰的边界,构建着宗教信仰的“数字化”新...
关键词:数字化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宗教中国化 
空间哲学视域下“互联网+”与人的生存方式
《新东方》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董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空间哲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CZX018)。
空间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在技术实践中的生存建构的表达。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网络技术系统将人们链接起来,展现出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和实践形态。“互联网+”技术的空间建构...
关键词:“互联网+” 空间 生存方式 
空间哲学视域下“互联网+”本质探析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董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CZX018)。
“互联网+”是计算机及各种智能设备终端通过网络协议彼此链接而构筑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空间系统。在空间哲学的意义上,“互联网+”通过二进制“1”和“0”编码构建了一种“元空间”,较之传统的无限且空洞的物理时空,它展现了人与空间的...
关键词:空间哲学 互联网+ 元空间 
儒家“大一统”思想的空间观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董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空间哲学问题研究"(2017CZX018)阶段性成果
空间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在实践中的生存建构的表达。空间不仅是人日常活动的物理空间,也表征为文化空间,包括天文、地理、政治、伦理、思想等秩序规范。因而,文明时代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与文化的建构,为人的生存提供契...
关键词:儒家 大一统 空间观 
孔子“大一统”思想的空间观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董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CZX018)
孔子的"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是"三代"以来人们对于生存天文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模式的总结与提炼。面对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王权衰落的状况,孔子"大一统"思想的基本内涵,表现为对国家地理疆域统一的渴望、对王权统一的追求,并由此...
关键词:孔子 大一统 空间观 
亚里士多德的“界面”与网络空间被引量:1
《前沿》2017年第10期29-33,共5页董琳 
河南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空间哲学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2017CZX018)
空间是事物与人存在的要素之一,空间哲学的问题域是从"事"的方面对其进行把握,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差异性空间概念。亚里士多德将空间定义为物体所占据的处所,它具有可分离性和事物的包围者两个特性,认为某物体的处所——即空间是该物...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空间问题域 事物 界面 网络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