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余

作品数:19被引量:20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病菌传播16S-23SRDNA间区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93-99,共7页邓先余 邹谋勇 黄志坚 易俗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219040);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11);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
采用CMC平板筛选和刚果红染色等方法,从湖南科技大学校园腐烂木芙蓉根部土壤中分离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CXB001,经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分子进化树分析,鉴定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对该菌株的生物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关键词:纤维素酶 BACILLUS velezensis 16S RDNA 酶学特性 
湘江长沙段污染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物关联性的研究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2期237-243,共7页高健 邓先余 许爱清 康健 
湖南省自然科学市州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JJ9004号;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C378号
采用ICP-AES测试方法及PCA和PCR-RFLP分析技术,研究了湘江长沙段污染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是古细菌群落结构)与污染物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三个取样区域的不同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2)所取样点的微生物群落结...
关键词:PCR-RFLP分析技术 ICP-AES测试方法 PCA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群落结构 
一株分离于湘江污染水域的酵母(Candida fermentati)的鉴定及其Cd^(2+)的吸附特性被引量:8
《海洋与湖沼》2010年第3期327-333,共7页高健 邓先余 康健 王志勇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C378号
对湘江湘潭段周边污染水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筛选出一株能够耐受较高浓度镉的野生型酵母样真菌,命名为XTWJX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试验以及ITS序列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假丝酵母属的发酵...
关键词:发酵假丝酵母 形态学特征 生理试验 序列分析 金属抗性 Cd2+吸附特性 
一株甲胺磷高效降解菌——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的筛选及其分子鉴定被引量:10
《海洋与湖沼》2009年第5期551-556,共6页邓先余 高健 谭树华 向言词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219040号;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E50437号
从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3,气相色谱测定其对甲胺磷的平均降解效率在24h、48h和72h分别达到45.8%、88.5%和100%。对其进行常规生...
关键词:甲胺磷 巴氏葡萄球菌 降解 生理生化测试 16S RRNA基因 
三株弧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80-83,共4页黄东东 何鸣筱 吕玲 翁少萍 常迪 邓先余 何建国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Z445)
根据GenBank中同类蛋白序列设计特异PCR引物,从2株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1株河弧菌Vibriofluvialis中扩增出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基因片段。对这3个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片段长均为1 911 bp...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hsp70)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 
一株甲胺磷高效降解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分离及其分子鉴定被引量:9
《海洋与湖沼》2009年第2期170-175,共6页刘文海 邓先余 向言词 邱山红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219040号;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E50437号
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湘江及下游的湖泊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利用解磷微生物去除江河湖泊中的甲胺磷污染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作者从被该厂甲胺磷废水污染的湖泊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
关键词:甲胺磷 巨大芽孢杆菌 降解 生理生化测试 16S RRNA基因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红头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48
《海洋与湖沼》2008年第5期511-516,共6页邓先余 罗文 谭树华 邱山红 陈康贵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B30512号;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E50437号
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自湖南湘潭地区人工养殖的患"红头病"的黄颡鱼体内的2株细菌(即HN004和HN005)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的生理生化特征完全相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接触酶阳性、吲哚阳性、H2S阳性;氧化酶阴性、V.P测定为阴...
关键词:黄颡鱼 红头病 迟钝爱德华氏菌 分离 鉴定 
北部湾野生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体重和形态性状的关系被引量:33
《海洋与湖沼》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孙成波 邓先余 李镇泉 陈锚 邓超 王平 
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GB2E000224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A20305003号;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兴渔)项目;B200608A203号;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项目;0512100号
选取北部湾340尾野生日本囊对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第三腹节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重等10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重和形态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体长、头...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 体重 形态性状 逐步回归 
以16S和16S—23S rDNA间区为靶区建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PCR快速检测技术被引量:4
《海洋与湖沼》2007年第6期555-562,共8页邓先余 王智学 陈晓艳 何建国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622020号;广东省科技厅专项资助项目;2KB05301N号;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B30512号。
提要应用BLAST程序和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副溶血弧菌和其他细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选取IGSIA作为扩增靶区,结合相邻的16S 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方法,对其特...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16S rDNA 16S-23S rDNA PCR检测 应用 
工厂化养殖杂色鲍致病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特性被引量:5
《海洋科学》2007年第11期33-38,共6页邓先余 王智学 孙成波 陈晓艳 何建国 
广东省科技厅专项资助项目(2KB05301N);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B30512)
从广东汕尾地区工厂化养殖的患病和死亡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及养殖海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细菌为杂色鲍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多项指标鉴定,该菌株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
关键词: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病原菌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