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吉雄

作品数:13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易经》《易传》《周易》章学诚古史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国学学刊》《邯郸学院学报》《文史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易传》作者问题检讨(下)被引量:3
《船山学刊》2015年第5期76-87,共12页郑吉雄 傅凯瑄 
一、当代学者的探析 经过古史辨时期的多方论证,《易经》为卜筮之书,《易传》为哲理之书,两者性质不同,已渐成定说,但孔子与《周易》经传关系的争论,并未就此尘埃落定。
关键词:《易传》 作者问题 检讨 卜筮之书 《易经》 《周易》 尘埃落定 古史辨 
《易传》作者问题检讨(上)被引量:3
《船山学刊》2015年第3期62-76,共15页郑吉雄 傅凯瑄 
自汉以降,学者多信孔子(551—479B.C.)作《易传》而无异说。北宋欧阳修(1007—1072)始疑《易传》作者非孔子,清人崔述(1740—1816)《考信录》踵事增华,再经康有为(1858-1927)推波助澜,至二十世纪的古史辨运动达到最高峰。学者除疑《易...
关键词:《易传》 《易经》 孔子 疑经 古史辨 经传分离 传承经义 
试论子思遗说被引量:2
《文史哲》2013年第2期63-79,166,共17页郑吉雄 
子思将西周政治理论的"天命论"转释为人性根源,并标举"中和说"以将"情感"与"德目"相联系,儒家学说遂能推极于自然而归本于人事。"五行论"则以《礼记·表记》为坐标,知子思以水火土比附于父母,但尚未有严格之"五行即五常"的思想。"仁义...
关键词:子思 《礼记》 郭店楚简 天命论 中和说 五行论 
清儒文集所见荀子文献管窥——兼论荀子“性”“群”的观念被引量:2
《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23,共19页郑吉雄 
近百年来学术界多认为清代学者治学以经部为主,史学亦甚衰微,遑论先秦诸子?自梁启超提示晚清诸子学大盛,学者始着眼于晚清,而不悟清初至清中叶学者讨论先秦诸子,亦颇热切。其中《荀子》之讨论,亦颇不少。胪列清儒讨论荀子其人其书的笔...
关键词:荀子 清儒   
论《易经》非占筮记录被引量:7
《周易研究》2012年第2期24-32,共9页郑吉雄 
自20世纪初古史辨运动兴起,易学界受科学主义思潮影响,多视"经"为卜筮记录,"传"为哲理新创,"经"与"传"必须分别而观,不可以以"经"释"传",亦不可以以"传"解"经"。本文列举九个论点,论证《易记》为政治典册,蕴含义理;《易传》义理之精义...
关键词:《易经》 《易传》 《周易》 经传分离 
与会学者热议国学
《国学学刊》2011年第4期109-109,共1页郑吉雄 
重建国学的体系、概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国学的重振事关价值与文化系统的重建,而这事关国家、民族的命脉,世界各国皆是如此。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必然需要根植于传统。因此,人大国学院的建立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举措。
关键词:国学院 学者 文化系统 国家 
论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因缘——“理”与“道”的新诠被引量:9
《文史哲》2011年第3期163-175,共13页郑吉雄 
从学术因缘的角度看,章学诚的思想不止是戴震思想的对立,也是一种延续与发展。戴震在经学研究中凸显了文化的意识,认为"礼"源起于人伦日用,从"礼"的典章制度中言"理",与宋儒争"天理"的解释权。但戴震大概始料未及,他毕生未尝给予过敬意...
关键词:戴震 章学诚   学术史 
《周易》“屯”卦音义辨正--敬答成中英教授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3-14,共12页郑吉雄 
2008年拙文"Interpretations of YANG(阳)intheYijing"刊登于美国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时,成中英教授(该刊主编)坚持将拙文"屯"卦的注音由我原来书写的"zhun",更改为"tun",并在拙文中加注宣称"屯"的本义应为"屯聚",指...
关键词:易经  类隔 爻义 辞例 易注 
论《易经》中的饮食与婚配之道
《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71-78,共8页郑吉雄 
《周易》卦爻之中,有颇多与饮食、婚配有关的内容。《易经》的作者重视此二种涉及"身体欲望"的行为的正面意义,并能够从人类这两项最基本活动中加以引申推衍,以至于在德性修养、文化建构等方面创立自己独特的议题。《易经》以饮食的情...
关键词:周易 饮食 婚配 文明教化 
论清儒经典诠释的拓展与限制被引量: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8-41,共14页郑吉雄 
人与宇宙始终为相即相融的关系,在诠释的活动中,主体客体始终无从分离,儒家经典的汉学解释和宋学解释,均不例外。通过分析《易经》"身体→语言→义理"思想架构,发现,其中《易》卦与人的身体对应,并反映客观的外在世界之规律。卦爻辞以...
关键词:清儒 易卦 身体观 经典诠释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