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之书

作品数:33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克宾陈仁仁吴宁林忠军郑吉雄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术月刊》《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易》是卜筮之书”新诠看朱熹的易学观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王林栋 
朱熹以“《易》是卜筮之书”嵌入易学体系,融汇理气观、天人之学与卜筮,将卜筮视为读《易》的基础,强调其实用性。在理论层面,以太极之理为基础,对卜筮进行形上构建;同时,从实际层面考察交易、变易及《易》的情境性,实现卜筮在气化层面...
关键词:卜筮之书 四圣作《易》 太极之理 情境性 
中国卜筮之书的哲学化道路——《易传》诠释方法论新探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3-22,共10页周光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五种基本诠释方法论形成发展与历史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3BZA037)
《易传》在诠释《易经》的过程中,站在人文文化的高度,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哲学转化,共同建构起了一种新"易道",而这种"易道"又代表了轴心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然而,作为诠释性著作,《易传》是如何开拓...
关键词:《易传》 哲学化 诠释方法论 
短篇小说:一件有关算命的小事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12期13-13,共1页叶潇然 
吃完早饭后,我坐在办公桌前,思考着今天该干什么。然后打开电脑,点开浏览器里收藏的一个页面。坐在我对面的D女士,饶有兴致的问,“阮老师每天在忙什么,看你心事重重的,工作很棘手吗?”我没空搭理她,应付道,“恩呢,忙。”三个月来,我一...
关键词:短篇小说 算命 卜筮之书 办公桌 浏览器 页面 
朱熹易学研究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409-409,共1页唐琳 赵金刚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其治学被后人誉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在中国两千余年儒家的传承谱系中,朱熹是最早全面深入研究儒家经典的学人。《周易》作为群经之首,为朱熹所着力。朱熹的易学思想十分丰富。除《周...
关键词:周易参同契 群经之首 卜筮之书 《周易》 儒家思想 《朱子语类》 易学思想 传承谱系 
民间鬼神信仰与易学思维
《唐山文学》2017年第8期75-75,共1页康宇萌 
《周易》最早是以卜筮之书的面目出现的,但在发展流传过程中,其内在哲理和思维体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现在提到"阴阳"五行"时,仍会很自觉地将它与中国的神秘文化相联系,中国民间鬼神信仰文化的体系形成与《周易》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民间 鬼神信仰 易学思维 《周易》 思维体系 卜筮之书 流传过程 神秘文化 
《朱熹易学思想研究》简介
《周易研究》201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王志宏 
张克宾著,人民出版社2015午11月第1版,全书327页,32万字。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朱熹易学的思想系统:从朱熹治易的基本观点“《易》乃卜筮之书”入手,以“三圣易”说为线索,分其易学为先天、后天两部分,并最终统摄于...
关键词:朱熹易学 易学思想 简介 人民出版社 卜筮之书 太极阴阳 思想渊源 《易》 
朱熹“《易》本卜筮之书”析论
《华中国学》201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唐琳 
朱熹以审慎务实的态度,追本溯源的探求精神,立足于易学史去理解《易》,在《易》论上有所突破、发前人之未发。朱熹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坚持“《易》因卜筮而作”,是因为这一观点关涉对《易》及易学史的认识和评价,对《周易》文本性质的认定...
关键词:《易》 卦爻辞 《周易》 
《易传》作者问题检讨(下)被引量:3
《船山学刊》2015年第5期76-87,共12页郑吉雄 傅凯瑄 
一、当代学者的探析 经过古史辨时期的多方论证,《易经》为卜筮之书,《易传》为哲理之书,两者性质不同,已渐成定说,但孔子与《周易》经传关系的争论,并未就此尘埃落定。
关键词:《易传》 作者问题 检讨 卜筮之书 《易经》 《周易》 尘埃落定 古史辨 
论朱熹“《易》本为卜筮之书”观念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4期79-85,共7页王志阳 
朱子以"《易》本为卜筮之书"观念来解读《周易》卦爻辞,形成以复古为创新及跨越王弼注、孔颖达疏的高峰,上接汉代易学,溯及先秦易学,运用易象数学注解《周易》,获得易学史第三个里程碑的评价。其意义在于朱熹以此观念为中介追述作易者...
关键词:卜筮 象数 内圣外王 
朱熹易学的创见及其意义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4年第11期38-45,共8页唐琳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朱熹易学及其对理学建构的意义"(编号2013WZ027)的阶段性成果
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问被后人誉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第1495页)他一生博学慎思、著述丰富,仅易学方面的著作就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周易参同契考异》《朱文公易说》《太极图说...
关键词:朱熹易学 《周易本义》 意义 卜筮之书 《周易》 集大成者 太极图说 参同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