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菊玲

作品数:21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本世界认知诗学《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交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外文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贺兰山特色旅游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与策略分析
《旅游与摄影》2024年第21期72-74,共3页陈子涵 章瑞 马菊玲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贺兰山特色旅游双语宣传视频制作”(G202410749003)研究成果
贺兰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然而,由于语言障碍和传播渠道的局限性,贺兰山特色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明显不足。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贺兰山特色旅游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探...
关键词:贺兰山 特色旅游文化 国际传播 发展策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努力程度与阅读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22-129,共8页王晓军 马菊玲 
2019年宁夏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数字化辅助教学探索与实践”(nxbjg-15)。
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Achieve 3000蓝思阅读平台报告,利用Amos 17.0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考查了该校学生二语学习动机、努力程度与蓝思阅读成绩的整体情况及相互关系。研...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学习动机 努力程度 阅读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叙事学探索被引量: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39-143,共5页马菊玲 
宁夏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培育项目“认知诗学视角下的爱伦·坡小说文本肌理研究”(NGY2018003)
叙事交际模式及其交流层次一直是叙事学的研究热点,认知叙事学对叙事交际认知过程的描写可以补充经典叙事学和修辞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世界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建构,可以考察叙事参与者多层面的认知体验,阐释读者阅读过程...
关键词:文学叙事交际 认知叙事学 叙事层次 文本世界理论 
世界转换中的碎片世界——《五号屠场》的认知叙事模式探微被引量:3
《英语研究》2017年第2期31-40,共10页马菊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认知诗学与文学批评新接面研究”(09XYY001)的阶段性成果
后现代主义小说非线性的零散叙事模式给读者的阅读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对读者的审美体验提出一定挑战。探讨后现代主义叙事的认知过程不仅可以阐释读者如何在认知上保持混乱叙事结构的连贯来完成阅读,还能发现文本的新形式和新意义...
关键词:《五号屠场》 世界转换 认知叙事模式 环叙 
论语境化文学文体分析模式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104-109,共6页陈玉萍 马菊玲 
语境在文学文体学中一直作为影响语言选择的外在因素,它对文体选择具备制约作用。随着现代文体学的语境化,语境已成为渗透在整个文体分析过程中的内在因素。基于篇章语言学的情景性描写语境在文学文体交际活动中的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的...
关键词:语境 文学文体学 分析模式 
口译译员的角色浅析
《校园英语》2014年第27期172-173,共2页梁伟超 马菊玲 
本文通过结合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国情,简要梳理和总结口译译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在口译的学习实践中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沟通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全球化 口译译员 角色 
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被引量:1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年第7期67-68,92,共3页李燕飞 马菊玲 
作为认知诗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图形—背景理论以凸显原则为基础。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被看成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研究尝试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与认知语境知识探究《天净沙·秋思》,期望在更好的...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语境 《天净沙·秋思》 
荒诞的大智慧——《动物园故事》的文本世界研究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16-21,共6页李燕飞 马菊玲 
文本世界理论产生于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它在关注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心理表征的同时,以文本为单位,向读者提供丰富的世界,并以此作为理解文学文本语篇的有效方式。可能世界理论对文本中人物的个人世界作了更加详尽的分类。以文本世界理...
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 可能世界理论 《动物园故事》 幻想世界 伪装世界 
图形—背景转换与主题的突显和升华——《希腊古瓮颂》的认知诗学分析被引量:5
《外文研究》2014年第2期18-23,104-105,共8页马菊玲 商海萍 
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将认知科学和文学阅读结合起来。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诗歌《希腊古瓮颂》中图形—背景的建立和转换,以此解释诗歌的主题"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是如何得到突显和升华的。
关键词: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主题 
一个语言艺术塑造的胆小鬼——从文体学角度赏析《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李燕飞 马菊玲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创作标志着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已跨入现代主义诗歌的行列。从语音和修辞两个方面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进行文体探析,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语言艺术对表现诗歌主题与主人公形象的作用,以及归纳诗作的文体...
关键词:语音 修辞 文体学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文体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