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珠

作品数:29被引量:12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间舞蹈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音乐教育》《学术探索》《学术评论》《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借古开今:台湾民间艺阵中的新设计——2016高雄内门大专院校“创意宋江阵”大赛分析
《艺苑》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黄明珠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闽台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14BE050
本研究通过对2016台湾内门大专院校"创意宋江阵"的新设计现象分析,试图揭示本民族的意象创构方式仍为台湾大专院校师生艺术创作的一种主动选择,其根源是由隐藏在主体深层的民族思维决定的,可谓力图"借古以开今"。
关键词:“创意宋江阵” 意象创构 古今互动 
宁化客家民间舞蹈与祖地祭祖文化价值及其保护研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5年第6期177-180,206,共5页黄明珠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闽台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BE050)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采用民艺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首先对福建省宁化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中的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进行阐释,进而对宁化客家民间舞蹈与世界客属祭祖活动的保护、及对其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将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舞蹈艺术 宁化客家 民间舞蹈 祖地祭祖 文化价值 经济活动 
从舞剧《丝海梦寻》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剧场化被引量: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46-51,共6页黄明珠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闽台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BE050)的阶段性成果
舞剧《丝海梦寻》的创作,是中国民间舞蹈传统文化资源剧场化的一次尝试。从本土民间舞传统文化中寻找舞剧语言的资源和建构的生长点,既表现出对深层的中华美学精神的连接;也吸取了外来舞蹈元素和编创技法,同时尊重舞蹈艺术家的独特感受...
关键词:民间舞蹈 舞蹈资源 剧场化 语言转化 
世界客属祭祖大典背景下的民间舞蹈新生性——以宁化民间舞蹈为个案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6期39-44,共6页黄明珠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闽台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14BE050
客家祖地宁化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的舞蹈,基本可以概括为节庆庙会踩街类、民间仪式类。历史上这些活动,常常有赖于姓氏宗族的组织。1995年随着石壁客家公祠的落成暨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隆重举行以来,宁化的部分民间舞蹈在石壁祖...
关键词:世界客属祭祖大典 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共通感” 宁化民间舞蹈 
闽台民间艺术“即兴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分析
《东南学术》2013年第3期213-218,共6页黄明珠 
2012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南民间舞蹈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B119);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研究成果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和南音及歌仔戏等民间艺术中的"即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闽台艺人的创造思维,具有整合创造思维、联想类比创造思维以及正反转化创造思维等特征。闽台民间艺术中"即兴创作"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应依托本民族...
关键词:闽台 民间艺术 即兴创作 创造性思维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的硬核共性探析被引量: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黄明珠 
2012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南民间舞蹈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B118)研究成果;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研究成果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表达包含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相较于显型式样,隐型式样是相对稳定的式样,具有文化硬核的特征。虽然两岸闽南人在民间舞蹈的表层上有一些差异,但隐藏在两岸民众以身体实践的"七响"舞蹈动作和"七字一句"歌词所表...
关键词:闽台闽南族群 民间舞蹈 硬核共性 探析 
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范畴探讨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1期165-169,共5页黄明珠 
2012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南民间舞蹈的人类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119);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项目"阶段研究成果
中国民间舞蹈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人类的悲伤、喜乐、迷茫、体悟、失望、希望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对民间舞蹈美学逻辑分类,既要依据中西美学范畴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各族群民间舞蹈这一个案本身的特性。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
关键词:闽南民间舞蹈 美学特征 审美范畴 
闽南拍胸舞的变迁与发展研究被引量:11
《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266-272,共7页黄明珠 
本文以流传于闽南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岛各地区的拍胸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拍胸舞的历史文化形态和当代形态的分析,运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从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层精神文化两个层次分析拍胸舞变迁的原因。...
关键词:闽南 拍胸舞 变迁 发展 
论拍胸舞“打七响”动作中所蕴涵的阴阳思想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黄明珠 
闽南拍胸舞"打七响"动作与中国传统阴阳思想密切相关。"打七响"基本动作是由人体上肢的"七击"动律和下肢的二拍步法及推胯动律有机配合而组成,由此而构成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拍胸舞以其表演形式和"打七响"动作形态,艺术地表现出中国传统...
关键词:打七响 动作 阴阳思想 
闽南拍胸舞中“打七响”动作的民俗文化表现特征被引量:3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黄明珠 
拍胸舞是流传于闽南地区的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省各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本文通过对它的"打七响"动作形态的分析,探寻导致其动作形态的民俗文化特征,以期达到对闽南拍胸舞的深层认识。
关键词:闽南 拍胸舞 “打七响”动作 民俗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